11月25日参加印度教徒权益委员会发动的大集会时袭警的31名印度人,被馬來西亞法庭控告企图谋杀警员,不准保释。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人民因为示威而被控谋杀。我想,也只有在马来西亚这种法律为了硬生生配合本身的需要而朝令暮改的国家,才会发生此等事。
与过往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一样,这回,马来西亚政府的举动恐怕又要在国际上贻笑大方了。
因遭不公平对待而示威所引发的冲突被指为是谋杀,那么,遭不平等条例掠夺权益的,算不算是人权谋杀?
到底谁是凶手?
2007年12月10日星期一
2007年7月1日星期日
2007年2月3日星期六
应‘正’变而求荣存
柔佛州务大臣阿都干尼声称柔州一些地区发生大水灾相信是新加坡填海工程造成的,柔佛河的下游河口在流出柔佛海峡时,遇到河口海域新加坡德光岛的填海工程,大量的河水流速放缓而无法及时舒解,以致河水泛滥而造成柔佛河沿岸地区大水灾。
马国政客再次愚弄马国人民。
自己治水无力,办事无能,竟妖言惑众,故技重施,推卸责任,试图转移民众视线,以掩饰自己的办事不力,再次把矛头指向新加坡,意图使之再度成为代罪羔羊。
自己太弱却责备他人太强,懦夫!!
这已经不是马国政客的无理指责。过去马大哥在位时,就不时对新加坡做出毫无根据的指责,意图挑起马国民众对我国的不满,借以转移1997年金融风暴对马国的冲击以及巩固其声望地位。
马大哥下台后,依然眷念权势,时不时对新加坡发出怒吼,还不时挑战现任马国首相阿都拉。可不识趣的他早就大势已去,权落言微,影响不再。本以为过去新马两地人民因无德政客的挑拨所引起的种种不快将因‘老马失图’而有所改善,怎知平地一声雷却冒出了干哥哥的这么一句毫无科学根据、无厘头的话!这干哥哥可真有失州务大臣的身份。
好在这位干哥哥的口水不及马哥哥的口水值钱,马国没多少人捧他的场。
马国副首相纳吉就说:“不能在没有详尽技术调查下,就总结柔佛州发生水灾的原因。”他还强调:“现在的水灾可能是连绵大雨造成的,而且一些地区在仅仅24小时内就达到原本一个月才达到的降雨量。”
柔佛士姑来工艺大学工程系水力与汲水文学副教授苏伯里哈仑(Sobri Harun)受访时也指出,柔佛州大水灾的肇因应是大汉山脉急泻下流过林桂(Linggiu)河的水,以及柔佛河两条支流的流水,绵延流往拉央拉央和林桂河。他建议当局尽快在林桂河一带兴建蓄水池来控制水流。
新加坡方面也对阿都干尼的言论作出回应,指出他的说法毫无科学根据,并说新马两国几年前分别对新加坡的填海工程进行技术评估,而所得出的结论已证明不会导致柔佛海峡水位上升。
从这次马国政客及民间的反应来看,马国在首相阿都拉的领导之下,新马两地的关系持续改善,并朝正面的方向发展,而受益的当然是新马两国的人民。
已经改朝换代,马国某些政客应‘正’变(正面的改变)而求荣存。
马国政客再次愚弄马国人民。
自己治水无力,办事无能,竟妖言惑众,故技重施,推卸责任,试图转移民众视线,以掩饰自己的办事不力,再次把矛头指向新加坡,意图使之再度成为代罪羔羊。
自己太弱却责备他人太强,懦夫!!
这已经不是马国政客的无理指责。过去马大哥在位时,就不时对新加坡做出毫无根据的指责,意图挑起马国民众对我国的不满,借以转移1997年金融风暴对马国的冲击以及巩固其声望地位。
马大哥下台后,依然眷念权势,时不时对新加坡发出怒吼,还不时挑战现任马国首相阿都拉。可不识趣的他早就大势已去,权落言微,影响不再。本以为过去新马两地人民因无德政客的挑拨所引起的种种不快将因‘老马失图’而有所改善,怎知平地一声雷却冒出了干哥哥的这么一句毫无科学根据、无厘头的话!这干哥哥可真有失州务大臣的身份。
好在这位干哥哥的口水不及马哥哥的口水值钱,马国没多少人捧他的场。
马国副首相纳吉就说:“不能在没有详尽技术调查下,就总结柔佛州发生水灾的原因。”他还强调:“现在的水灾可能是连绵大雨造成的,而且一些地区在仅仅24小时内就达到原本一个月才达到的降雨量。”
柔佛士姑来工艺大学工程系水力与汲水文学副教授苏伯里哈仑(Sobri Harun)受访时也指出,柔佛州大水灾的肇因应是大汉山脉急泻下流过林桂(Linggiu)河的水,以及柔佛河两条支流的流水,绵延流往拉央拉央和林桂河。他建议当局尽快在林桂河一带兴建蓄水池来控制水流。
新加坡方面也对阿都干尼的言论作出回应,指出他的说法毫无科学根据,并说新马两国几年前分别对新加坡的填海工程进行技术评估,而所得出的结论已证明不会导致柔佛海峡水位上升。
从这次马国政客及民间的反应来看,马国在首相阿都拉的领导之下,新马两地的关系持续改善,并朝正面的方向发展,而受益的当然是新马两国的人民。
已经改朝换代,马国某些政客应‘正’变(正面的改变)而求荣存。
2007年1月23日星期二
大国崛起
由中国国际电视(CCTV)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曾在星和视界播映,我因事错过,不免遗憾。不久前,CCTV将这套纪录片制作成DVD推出市场,我第一时间预订,拿到这套纪录片后,迫不及待连赶几个通宵看完。
这6片装的DVD共分12集,讲述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探险发现新大陆,开拓海外贸易;荷兰的资本主义政策;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大革命;德国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等8国,先后通过对外开拓殖民地及侵略战争而跃上世界政治舞台,相继成为世界强国的兴衰更替故事。最后,由推行民主制度而成为目前世界唯一超强的美国替代。
在这9个世界性大国中,西、法、英、德、日、苏、美等7国,无论是历史、文化或语言,是我最为有兴趣的国家。
这纪录片其实有一个清晰的伏笔:谁会是第10个世界大国?答案不言而喻。
这6片装的DVD共分12集,讲述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探险发现新大陆,开拓海外贸易;荷兰的资本主义政策;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大革命;德国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等8国,先后通过对外开拓殖民地及侵略战争而跃上世界政治舞台,相继成为世界强国的兴衰更替故事。最后,由推行民主制度而成为目前世界唯一超强的美国替代。
在这9个世界性大国中,西、法、英、德、日、苏、美等7国,无论是历史、文化或语言,是我最为有兴趣的国家。
这纪录片其实有一个清晰的伏笔:谁会是第10个世界大国?答案不言而喻。
2006年8月13日星期日
不断深化的矛盾与冲突
英国在8月10日星期四及时挫败了一起针对民航客机的环球恐怖袭击大阴谋,逮捕了21个土生土长的嫌犯。当局相信,策划这起惊人大阴谋的是卡伊达恐怖组织。
英国和美国方面的消息说,恐怖分子意图把炸药藏在手提行李内,分别带上多达10架从伦敦飞往美国纽约、华盛顿、加利福尼亚、波士顿和芝加哥五个城市的班机,然后在飞行途中同时引爆炸药
美国匿名的反恐官员说,恐怖分子的目标是美国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美利坚航空(American Airlines)和大陆航空(Continental Airlines)的班机。
回教世界与西方国家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而发生的矛盾与冲突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获得解决。这两大势力的对峙局面将会长久持续下去,是现今世界和平的最大隐忧,也是维持世界和平的最大挑战。
英国和美国方面的消息说,恐怖分子意图把炸药藏在手提行李内,分别带上多达10架从伦敦飞往美国纽约、华盛顿、加利福尼亚、波士顿和芝加哥五个城市的班机,然后在飞行途中同时引爆炸药
美国匿名的反恐官员说,恐怖分子的目标是美国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美利坚航空(American Airlines)和大陆航空(Continental Airlines)的班机。
**********
在欧洲居住、生活、工作、求学的回教徒曾申诉越来越遭到欧洲白人的排挤与蔑视,而随着世界各地不断发生回教极端分子针对西方国家的恐怖活动,只会更进一步加深回教世界与西方国家的矛盾与冲突。
回教世界与西方国家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而发生的矛盾与冲突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获得解决。这两大势力的对峙局面将会长久持续下去,是现今世界和平的最大隐忧,也是维持世界和平的最大挑战。
2006年5月18日星期四
文化大革命
从小我就时常在电台上、电视上、报纸上接触到‘文化大革命’这词儿,但当时年纪还小,对于这三大媒体的报道总是似懂非懂,感觉上是中国人的一场浩劫。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它是愈来愈了解。前天(5月16日)是文革发动的40周年,刚好昨天在报章上读到一篇关于文革的报道。这篇报道长短适中,清楚地交代了文革发生的背景,特把此文贴于此作为收藏。
文革的全称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中共领袖毛泽东为巩固自己的绝对权力和维护他心中的“马列主义”信念而发动的一场长达10年的政治运动。
1966年5月,毛泽东判定,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中共总书记邓小平等高级领导人已经在中共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并且已经控制了部分军权和地方政权,随时可能“篡党夺权”。
由于刘、邓势力强大,毛泽东认为,依靠传统的党内斗争手段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起来“造资产阶级的反”,才能把被刘、邓势力占据的权力夺回来。
这场长达10年的动乱不仅使无数人蒙冤受屈,经济濒于崩溃,更使整个社会道德滑坡、文明倒退。直到今天,文革在中国社会中的阴影依然存在。
十年文革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6年5月中共发布“五一六通知”到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被打倒的高层领导包括国家主席刘少奇、中共总书记邓小平、中共政治局常委陶铸等;第二阶段从中共九大到1971年9月林彪事件,被打倒的高层领导包括毛泽东指定的接班人林彪、中共政治局常委陈伯达以及追随林彪的一批高级将领;第三阶段从林彪事件到1976年10月“四人帮”被逮捕,被打倒的高层领导包括中共副主席邓小平和“四人帮(即毛泽东的妻子江青、中共副主席王洪文、中共政治局常委张春桥、中共政治局委员姚文元)。
而文革中被打、被关、被迫害致死的知识分子、各级官员以及在武斗中丧生的普通百姓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被迫自杀的名人包括文学家老舍、翻译家傅雷、历史学家翦伯赞、著名演员严凤英、上官云珠、著名运动员容国团等,而张志新、遇罗克等普通知识分子只因对文革表达不同意见也遭残酷杀害。正如广东澄海塔园民间文革博物馆的《塔园碑记》所载:“斯时也,是非颠倒,道德沦丧,魑魅肆虐,国法凌夷,冤案如山,尸陈街野,道路侧目,神人同悲!”
“假大空”风气至今有影响
与无数人遭受的肉体迫害相比,文革在精神上对中华民族的伤害更严重。文革期间,无数文化典籍被付诸一炬,大量文物遭洗劫。1957年“反右”运动后,中国社会开始流行说假话,而文革更把说假话、空话和大话的风气推向顶峰。文革中盛行的“打倒”、“砸烂”等暴力语言和暴力行为不仅对中华文明造成近乎毁灭性的伤害,至今仍影响着许多人的思维和行动。
需要指出的是,以个人崇拜和暴力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文革是一场没有规则、也几乎没有赢家的闹剧。受害者自不必说,积极参与“革命”的广大红卫兵在完成领袖赋予的使命后便被迫“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成为“被耽搁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普通民众除了学会一些政治口号外,生活状况并未得到改善;就连在文革中走上神坛的毛泽东也常常力不从心,他指定的几个接班人最终都是昙花一现,他本人的声望在文革后也跌入谷底。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它是愈来愈了解。前天(5月16日)是文革发动的40周年,刚好昨天在报章上读到一篇关于文革的报道。这篇报道长短适中,清楚地交代了文革发生的背景,特把此文贴于此作为收藏。
文革的全称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中共领袖毛泽东为巩固自己的绝对权力和维护他心中的“马列主义”信念而发动的一场长达10年的政治运动。
1966年5月,毛泽东判定,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中共总书记邓小平等高级领导人已经在中共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并且已经控制了部分军权和地方政权,随时可能“篡党夺权”。
由于刘、邓势力强大,毛泽东认为,依靠传统的党内斗争手段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起来“造资产阶级的反”,才能把被刘、邓势力占据的权力夺回来。
这场长达10年的动乱不仅使无数人蒙冤受屈,经济濒于崩溃,更使整个社会道德滑坡、文明倒退。直到今天,文革在中国社会中的阴影依然存在。
十年文革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6年5月中共发布“五一六通知”到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被打倒的高层领导包括国家主席刘少奇、中共总书记邓小平、中共政治局常委陶铸等;第二阶段从中共九大到1971年9月林彪事件,被打倒的高层领导包括毛泽东指定的接班人林彪、中共政治局常委陈伯达以及追随林彪的一批高级将领;第三阶段从林彪事件到1976年10月“四人帮”被逮捕,被打倒的高层领导包括中共副主席邓小平和“四人帮(即毛泽东的妻子江青、中共副主席王洪文、中共政治局常委张春桥、中共政治局委员姚文元)。
而文革中被打、被关、被迫害致死的知识分子、各级官员以及在武斗中丧生的普通百姓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被迫自杀的名人包括文学家老舍、翻译家傅雷、历史学家翦伯赞、著名演员严凤英、上官云珠、著名运动员容国团等,而张志新、遇罗克等普通知识分子只因对文革表达不同意见也遭残酷杀害。正如广东澄海塔园民间文革博物馆的《塔园碑记》所载:“斯时也,是非颠倒,道德沦丧,魑魅肆虐,国法凌夷,冤案如山,尸陈街野,道路侧目,神人同悲!”
“假大空”风气至今有影响
与无数人遭受的肉体迫害相比,文革在精神上对中华民族的伤害更严重。文革期间,无数文化典籍被付诸一炬,大量文物遭洗劫。1957年“反右”运动后,中国社会开始流行说假话,而文革更把说假话、空话和大话的风气推向顶峰。文革中盛行的“打倒”、“砸烂”等暴力语言和暴力行为不仅对中华文明造成近乎毁灭性的伤害,至今仍影响着许多人的思维和行动。
需要指出的是,以个人崇拜和暴力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文革是一场没有规则、也几乎没有赢家的闹剧。受害者自不必说,积极参与“革命”的广大红卫兵在完成领袖赋予的使命后便被迫“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成为“被耽搁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普通民众除了学会一些政治口号外,生活状况并未得到改善;就连在文革中走上神坛的毛泽东也常常力不从心,他指定的几个接班人最终都是昙花一现,他本人的声望在文革后也跌入谷底。
2006年5月16日星期二
马哈迪与李尔王
我觉得以下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值得一读再读,回味再三。
在安华(Anwar bin Ibrahim, born August 10, 1947)眼中,马哈迪(Mahathir bin Mohamad, born July 10, 1925, was the 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 from 1981 to 2003 )是不折不扣的“现代版”李尔王。而他也乐得看敌人的热闹。
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取消建造要用来取代新柔长堤的美景大桥,新加坡方面反应谨慎,不敢以胜利者自居,反而是马来西亚国内掀起激烈骂战。前首相马哈迪带头痛批政府“未战先降”,向新加坡低头。
马哈迪下台两年,老是不甘寂寞,时不时会唱一台好戏,半年前和前爱将拉菲达唇枪舌剑,大家印象犹新。这次矛头直指阿都拉(Abdullah bin Haji Ahmad Badawi, 5th 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 from 2003~, born November 26, 1939),越骂越爽。
可是,马哈迪在新山批评阿都拉政府的言论,遭马来文和英文主流媒体淡化处理,尝到了“言论被打压”的苦果后,不肯罢休,继续透过电子邮件向巫统国会议员及各级领袖发出公开信,谴责媒体选择性和过滤性报道他的谈话,算什么透明开放?
《星洲日报》报道,国会反对党领袖林吉祥讽刺马哈迪是“自食其果”,民主行动党议员曹规友讽刺马哈迪在退休后才口吐真言,认同民行党和反对党提出的许多议题,尤其是认同马来西亚必须要有反对党来监督政府,是很奇怪的事,实际上,“他应该在当权时就有这样的想法”。
很少开口的前财长拉沙里告诉《新海峡时报》,他对马哈迪突然成为新闻自由的强有力代言人,感到惊讶。他也批评马哈迪如今指责巫统党员不敢批评政府,可是在马哈迪时代,批评政府是不被容许的。
前副首相安华更不放过向马哈迪开炮:“他生气又怎样?国家是属于马来西亚人,不是属于一个人的。”他嘲笑马哈迪活到80岁才开始明白什么是民主、什么是言论自由。
安华为什么比喻马哈迪为李尔王
安华还说,他现在乐得看热闹,“观看李尔王和考狄莉娅等政治角色在那里自说自话。”可惜《海峡时报》转载安华的这段话,把马哈迪比喻为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时,没进一步说明原委。
安华一年半前曾在访谈中透露自己在监狱里博览群书,把莎士比亚全集从头到尾,读了四遍。当时他说最爱《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和《哈姆雷特》(Hamlet),虽然没说明理由,但记者猜想是这两位主人翁的遭遇让他感同身受吧。
而安华这是第一次提起李尔王,肯定话里有玄机。记者把《李尔王》找出来,重读一遍,仔细琢磨,读到与马哈迪相关的情节和对白,总算明白了安华的意思。
《李尔王》说的是大不列颠国王和三个女儿之间的恩怨:年迈的李尔王刚愎自用,在他退位之前,坚持要女儿们说些恭维他的言辞。两个大女儿高纳里尔(Goneril)和里根(Regan)因对他甜言蜜语,虚情假意而分得了他的财产领地,而真心爱父亲的三女儿考狄莉娅(Cordelia)因为不愿说恭维话来取悦父亲,而被远嫁法国,分文未得。两个大女儿一旦权势得手,便对父亲百般欺凌虐待,李尔王在饱尝人间凄苦之后幡然醒悟,从一个专制昏庸的君主变成悲天悯人的老人。考狄莉娅为伸张正义而兴师讨伐,不幸兵败身亡,李尔王也在悲痛中疯癫而死。
李尔王固执己见自怨自艾
《李尔王》全剧突显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如何陷自己于最糟的境地。李尔王犯下许多年纪大的人都会犯的典型错误。
他先是给得太多,一旦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和众叛亲离时,便痛苦地抱怨自己不幸的命运。他干涉其他人的生活,而且强迫别人照着他的意思生活。
这就是美国心理医师温伯格(George Weinberg)的著作《听莎士比亚的就对了——让莎翁名剧彻底改造你》(Will Power! Using Shakespeare's Insights to Transform Your Life)里所说的老人家的通病——“李尔王情节”。这种人固执己见,又自怨自艾。
李尔王本身代表的就是一个过度老化的人所面临的困境,被自己犯下的错误逐渐地把自己逼疯。
当人们觉得自己年纪稍长,就会有多管闲事的倾向,这种举动是为了确定自己的存在,但这反而让他们显得更老。
李尔王放弃了权力,却又要像大权在握时颐指气使,使自己更显得霸道。
被两女儿赶出家门,李尔王才关注穷人
他先住在大女儿高纳里尔家里,不久就和高纳里尔发生冲突。高纳里尔气冲冲说:
“他一天到晚欺侮我,每一点钟他都要借端寻事,把我们这儿吵得鸡犬不宁。我不能再忍受下去了。他的骑士们一天一天横行不法起来。他自己又在每一件小事上都要责骂我们。”
她因此指示管家;
“你跟你手下的人尽管对他装出一副不理不睬的态度;我要看看他有些什么话说。要是他恼了,那么让他到我妹妹那儿去吧,我知道我妹妹的心思,她也跟我一样不能受人压制的。这老废物已经放弃了他的权力,还想管这个管那个!凭着我的生命发誓,年老的傻瓜正像小孩子一样,一味的姑息会纵容坏了他的脾气,不对他凶一点是不行的,记住我的话。”(《李尔王》,第1幕第3景。)
李尔王投靠二女儿里根,也受到同样的待遇。最后走投无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里,李尔王在荒野上奔行,对着暴风雨和雷电咆哮,说什么自己不曾善待它们,所以它们现在倒过来报复,成为两个万恶的女儿的帮凶,跟他这个白发老翁作对,真是可恶。
李尔王只有在被不孝的女儿赶出家门,亲身尝到风吹雨打的滋味之后,才感叹自己以前对穷人关注太少。这种经历使得他呼吁有钱有势的人也该尝尝这样的苦,才会对无家可归、食不果腹的人表示同情:
“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啊!我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安享荣华富贵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完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李尔王》,第3幕第4景。)
这是不是跟马哈迪在位时限制言论自由,直到自己的言论被打压时,才来兴叹马国没有新闻自由,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尔王的故事没有丧失现实意义。这样的人与事,还继续在我们周遭上演。
2003年,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发生宫廷政变,曾任苏联外长的谢瓦尔德纳泽总统,被他一手裁培的三名前亲信带领的反对派逼宫,黯然下台。法新社当时便称谢瓦尔德纳泽为“格鲁吉亚的李尔王”。
缅甸前独裁者尼温将军把政权转让给一手扶植的军人执政团,以为可以继续在背后操控政局,最后自食其果,还差点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李尔王》里有个聪明机智的角色,那就是李尔王身边的弄臣:
弄臣:“我知道蜗牛为什么背着一个屋子。”
李尔王:“为什么?”
弄臣:“因为可以把它的头放在里面;它不会把它的屋子送给女儿,害得它的角无家可归。”(《李尔王》,第1幕第5景。)
马哈迪在内阁里已无一官半职,也算是“无家可归”的人,却来埋怨媒体不买他的帐,上演了一幕马来西亚版的荒原咆哮闹剧,自讨没趣。只怪他下台前对担任国务顾问或内阁资政之类职务不屑一顾,否则,将有大把机会经常出国考察,尤其是到中国开拓商机(马哈迪不懂中文不要紧,有跟得翻译就行),或在下届大选中被阿都拉授以重任,负责收复吉打州反对党选区,到时新闻想不天天见报,都几难矣。
马哈迪会不会就此收声?安华认为,马哈迪在下来几个月,还会加紧讨伐阿都拉。
他预测:“这只不过是个开始。”
莎士比亚会如何看待美景大桥?
“When we mean to build,
We first survey the plot, then draw the model;
And when we see the figure of the house,
Then must we rate the cost of the erection;
Which if we find outweighs ability,
What do we then but draw anew the model
In fewer offices, or at last desist
To build at all? "
——Lord Bardolph, "Henry IV, Part 2", Act 1 Scene 3
“当我们准备盖房屋的时候,
我们要先测量地基,然后设计模型;
打好图样以后,
我们还要估计建筑的费用;
要是那费用超过我们的财力,
就必须把图样重新绘制,
并且设法减少一些人工,
或是根本放弃这一项建筑计划。”
——巴道夫勋爵,《亨利四世下篇》,第1幕第3景。
莎士比亚的戏剧充满智慧,带给世人珍贵的教益。
在历史剧《亨利四世下篇》里,巴道夫勋爵精心设计了推翻亨利四世国王的政变,他用建造房屋做了一个比喻,要大家灵活变通,避免一错到底。莎士比亚精辟的见解,宜古宜今,用在别处,例如马国宣布取消美景大桥建筑计划以及阿都拉腰斩或缩减马哈迪时代遗留下来的多项劳民伤财的大工程,也一样管用。
●公孙笑 联合早报 30042006
(括弧的英文译名与资料是我加上去的)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李尔王》(King Lear),说的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如何陷自己于最糟境地。李尔王犯下许多年纪大的人都会犯的典型错误——爱接受谄媚,信错了人,最终被“自己人”反咬,落得众叛亲离和一无所有的下场。
在安华(Anwar bin Ibrahim, born August 10, 1947)眼中,马哈迪(Mahathir bin Mohamad, born July 10, 1925, was the 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 from 1981 to 2003 )是不折不扣的“现代版”李尔王。而他也乐得看敌人的热闹。
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取消建造要用来取代新柔长堤的美景大桥,新加坡方面反应谨慎,不敢以胜利者自居,反而是马来西亚国内掀起激烈骂战。前首相马哈迪带头痛批政府“未战先降”,向新加坡低头。
马哈迪下台两年,老是不甘寂寞,时不时会唱一台好戏,半年前和前爱将拉菲达唇枪舌剑,大家印象犹新。这次矛头直指阿都拉(Abdullah bin Haji Ahmad Badawi, 5th 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 from 2003~, born November 26, 1939),越骂越爽。
可是,马哈迪在新山批评阿都拉政府的言论,遭马来文和英文主流媒体淡化处理,尝到了“言论被打压”的苦果后,不肯罢休,继续透过电子邮件向巫统国会议员及各级领袖发出公开信,谴责媒体选择性和过滤性报道他的谈话,算什么透明开放?
《星洲日报》报道,国会反对党领袖林吉祥讽刺马哈迪是“自食其果”,民主行动党议员曹规友讽刺马哈迪在退休后才口吐真言,认同民行党和反对党提出的许多议题,尤其是认同马来西亚必须要有反对党来监督政府,是很奇怪的事,实际上,“他应该在当权时就有这样的想法”。
很少开口的前财长拉沙里告诉《新海峡时报》,他对马哈迪突然成为新闻自由的强有力代言人,感到惊讶。他也批评马哈迪如今指责巫统党员不敢批评政府,可是在马哈迪时代,批评政府是不被容许的。
前副首相安华更不放过向马哈迪开炮:“他生气又怎样?国家是属于马来西亚人,不是属于一个人的。”他嘲笑马哈迪活到80岁才开始明白什么是民主、什么是言论自由。
安华为什么比喻马哈迪为李尔王
安华还说,他现在乐得看热闹,“观看李尔王和考狄莉娅等政治角色在那里自说自话。”可惜《海峡时报》转载安华的这段话,把马哈迪比喻为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时,没进一步说明原委。
安华一年半前曾在访谈中透露自己在监狱里博览群书,把莎士比亚全集从头到尾,读了四遍。当时他说最爱《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和《哈姆雷特》(Hamlet),虽然没说明理由,但记者猜想是这两位主人翁的遭遇让他感同身受吧。
而安华这是第一次提起李尔王,肯定话里有玄机。记者把《李尔王》找出来,重读一遍,仔细琢磨,读到与马哈迪相关的情节和对白,总算明白了安华的意思。
《李尔王》说的是大不列颠国王和三个女儿之间的恩怨:年迈的李尔王刚愎自用,在他退位之前,坚持要女儿们说些恭维他的言辞。两个大女儿高纳里尔(Goneril)和里根(Regan)因对他甜言蜜语,虚情假意而分得了他的财产领地,而真心爱父亲的三女儿考狄莉娅(Cordelia)因为不愿说恭维话来取悦父亲,而被远嫁法国,分文未得。两个大女儿一旦权势得手,便对父亲百般欺凌虐待,李尔王在饱尝人间凄苦之后幡然醒悟,从一个专制昏庸的君主变成悲天悯人的老人。考狄莉娅为伸张正义而兴师讨伐,不幸兵败身亡,李尔王也在悲痛中疯癫而死。
李尔王固执己见自怨自艾
《李尔王》全剧突显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如何陷自己于最糟的境地。李尔王犯下许多年纪大的人都会犯的典型错误。
他先是给得太多,一旦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和众叛亲离时,便痛苦地抱怨自己不幸的命运。他干涉其他人的生活,而且强迫别人照着他的意思生活。
这就是美国心理医师温伯格(George Weinberg)的著作《听莎士比亚的就对了——让莎翁名剧彻底改造你》(Will Power! Using Shakespeare's Insights to Transform Your Life)里所说的老人家的通病——“李尔王情节”。这种人固执己见,又自怨自艾。
李尔王本身代表的就是一个过度老化的人所面临的困境,被自己犯下的错误逐渐地把自己逼疯。
当人们觉得自己年纪稍长,就会有多管闲事的倾向,这种举动是为了确定自己的存在,但这反而让他们显得更老。
李尔王放弃了权力,却又要像大权在握时颐指气使,使自己更显得霸道。
被两女儿赶出家门,李尔王才关注穷人
他先住在大女儿高纳里尔家里,不久就和高纳里尔发生冲突。高纳里尔气冲冲说:
“他一天到晚欺侮我,每一点钟他都要借端寻事,把我们这儿吵得鸡犬不宁。我不能再忍受下去了。他的骑士们一天一天横行不法起来。他自己又在每一件小事上都要责骂我们。”
她因此指示管家;
“你跟你手下的人尽管对他装出一副不理不睬的态度;我要看看他有些什么话说。要是他恼了,那么让他到我妹妹那儿去吧,我知道我妹妹的心思,她也跟我一样不能受人压制的。这老废物已经放弃了他的权力,还想管这个管那个!凭着我的生命发誓,年老的傻瓜正像小孩子一样,一味的姑息会纵容坏了他的脾气,不对他凶一点是不行的,记住我的话。”(《李尔王》,第1幕第3景。)
李尔王投靠二女儿里根,也受到同样的待遇。最后走投无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里,李尔王在荒野上奔行,对着暴风雨和雷电咆哮,说什么自己不曾善待它们,所以它们现在倒过来报复,成为两个万恶的女儿的帮凶,跟他这个白发老翁作对,真是可恶。
李尔王只有在被不孝的女儿赶出家门,亲身尝到风吹雨打的滋味之后,才感叹自己以前对穷人关注太少。这种经历使得他呼吁有钱有势的人也该尝尝这样的苦,才会对无家可归、食不果腹的人表示同情:
“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啊!我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安享荣华富贵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完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李尔王》,第3幕第4景。)
这是不是跟马哈迪在位时限制言论自由,直到自己的言论被打压时,才来兴叹马国没有新闻自由,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尔王的故事没有丧失现实意义。这样的人与事,还继续在我们周遭上演。
2003年,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发生宫廷政变,曾任苏联外长的谢瓦尔德纳泽总统,被他一手裁培的三名前亲信带领的反对派逼宫,黯然下台。法新社当时便称谢瓦尔德纳泽为“格鲁吉亚的李尔王”。
缅甸前独裁者尼温将军把政权转让给一手扶植的军人执政团,以为可以继续在背后操控政局,最后自食其果,还差点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李尔王》里有个聪明机智的角色,那就是李尔王身边的弄臣:
弄臣:“我知道蜗牛为什么背着一个屋子。”
李尔王:“为什么?”
弄臣:“因为可以把它的头放在里面;它不会把它的屋子送给女儿,害得它的角无家可归。”(《李尔王》,第1幕第5景。)
马哈迪在内阁里已无一官半职,也算是“无家可归”的人,却来埋怨媒体不买他的帐,上演了一幕马来西亚版的荒原咆哮闹剧,自讨没趣。只怪他下台前对担任国务顾问或内阁资政之类职务不屑一顾,否则,将有大把机会经常出国考察,尤其是到中国开拓商机(马哈迪不懂中文不要紧,有跟得翻译就行),或在下届大选中被阿都拉授以重任,负责收复吉打州反对党选区,到时新闻想不天天见报,都几难矣。
马哈迪会不会就此收声?安华认为,马哈迪在下来几个月,还会加紧讨伐阿都拉。
他预测:“这只不过是个开始。”
莎士比亚会如何看待美景大桥?
“When we mean to build,
We first survey the plot, then draw the model;
And when we see the figure of the house,
Then must we rate the cost of the erection;
Which if we find outweighs ability,
What do we then but draw anew the model
In fewer offices, or at last desist
To build at all? "
——Lord Bardolph, "Henry IV, Part 2", Act 1 Scene 3
“当我们准备盖房屋的时候,
我们要先测量地基,然后设计模型;
打好图样以后,
我们还要估计建筑的费用;
要是那费用超过我们的财力,
就必须把图样重新绘制,
并且设法减少一些人工,
或是根本放弃这一项建筑计划。”
——巴道夫勋爵,《亨利四世下篇》,第1幕第3景。
莎士比亚的戏剧充满智慧,带给世人珍贵的教益。
在历史剧《亨利四世下篇》里,巴道夫勋爵精心设计了推翻亨利四世国王的政变,他用建造房屋做了一个比喻,要大家灵活变通,避免一错到底。莎士比亚精辟的见解,宜古宜今,用在别处,例如马国宣布取消美景大桥建筑计划以及阿都拉腰斩或缩减马哈迪时代遗留下来的多项劳民伤财的大工程,也一样管用。
********************
我记得马哈迪在位时曾讥讽过李光耀资政恋权,卸下总理职位后却依然担任资政参与国家大事,并且说一旦退位他会将权力完全放下,不再过问国家大事,看来事实并非如此。马来西亚的现任首相阿都拉要如何地运用智慧来应付这位德高望重的前首相之垂帘听政呢?
2006年4月4日星期二
馬英九為「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請命
【轉貼】馬英九為「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請命
臺北市市長馬英九蒞微軟公司演講紀錄
壹、演講時間:93年10月13日(週三)下午3時40分
貳、演講地點:國泰金融大樓七樓演講廳
參、主持人:微軟公司邱總經理麗孟
肆、主講人:馬市長英九 記錄:范賢媛
伍、講題:也是「正名運動」—為「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請命
前言:為何到微軟來大談文字問題?各位都是從事高科技的專業人士,應該可以了解到,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不但不衝突,而且可以相互結合。例如本市興雅國小有位書法老師,將傳統書法教學的方法,以現代科技拍攝下來,放在網站上,使學生學習興趣及成效大增,獲得家長和學生好評。可見現代科技是可以與傳統文化結合的。我今天會來微軟公司,是有一個很小,但是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將「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我們每次打開電腦,就看到「繁體字」,深深覺得要正視此一問題,我在各地演說也都談這個問題:「我們所使用的文字叫作正體字,不叫繁體字」。希望各位能重視此一問題,支持臺北市政府將「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的政策。語言文字是重要的文化資產,值得我們正視和珍惜,法國有一個法蘭西學院(Academie Fransaise),專門負責法國語文純淨的維護。雖然強勢外來文化及現代新興科技難免影響傳統語文的使用,但是,保持語文之純淨仍是值得吾人追求的目標。而今,全世界已有十三億人使用中文、有二千五百萬人學習中文,未來中文影響力必將大增,我們可以拭目以待。「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的時機,也已經成熟,故特別在此,請各位高級科技專業人士能重視這個問題。
一、 何謂「正體字」?「簡體字」?「簡化字」?我們現在使用的中文字,正確的名稱是「正體字」。常有人誤稱正體字為「繁體字」,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的正體字是沿用數千年來正統的文字,並沒有增加筆劃,怎麼能稱為「繁體字」呢?「簡體字」是指比通行文字的筆畫較簡單的字,大多為宋、元以來的俗體字,是自古以來使用者書寫自然形成的。教育部曾於民國二十四年公布了三二四字簡體字,一般所說簡體字就是指這些字。「簡體字」和「簡化字」都是指筆畫較減省的字;而大陸現在使用的文字,正確的名稱應該是「簡化字」。也有人常稱「簡化字」為「簡體字」,事實上兩者並不完全相同。因為大陸是在一九五六年推行「漢字簡化方案」時簡化了漢字,簡化的字約二千三百餘字,所以該稱「簡化字」,而不該稱「簡體字」。
二、 為何要將「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正體字有四個意義:第一是代表祖先傳下的正統文字,其次是代表與「簡體字」相對。如:「單」為正體字,「单」為簡體字;第三個意義是代表與「俗體字」相對。如:「卻」為正體字,「却」為俗體字;最後是代表與「異體字」相對。如:「夠」、「够」互為異體,選「夠」為正體字,則「够」為異體字。 從廣義來說,簡體字、俗體字都可視為正體字的「異體字」。正體字不僅保存了文字的優美、字形具有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六書意義,易於學習,還可以保存、發揚傳統優良文化。是以,我們現有的文字正確名稱應該是「正體字」,而「繁體字」是大陸簡化漢字時,對原有文字的稱呼,暗喻「繁」為「煩」等負面的意涵,不宜再沿用。相反的,正名為「正體字」,與「簡化字」或「簡體字」並列,也並無貶損之意,應是較佳的安排。近年來臺灣教育普及,臺灣已然成為全球中文程度極高的地區,我們使用國語及中文的程度,並不比大陸低。然而我們所使用的文字,卻習焉不察誤稱為「繁體字」,其實我們的文字並未增加筆劃,實不應繼續誤稱。應予正名,並重視、珍惜我們現正使用的「正體字」。
三、 是否反對使用簡體字或簡化字?反對印刷用還是書寫用?中國大陸當年簡化漢字,最重要的理由是認為正體字讀寫困難,大陸文盲多,教育普及不易,造成國勢積弱與落後,因此必須簡化漢字,以利普及教育。這種論點,其實似是而非,試看臺灣與香港迄今都使用正體字,其教育普及程度、國民經濟生活水準都比使用簡化字的大陸高。而大陸近二十年經濟發展迅速,是因為「改革開放」,揚棄共產主義的結果,並不是推行簡化字的結果。所以沒理由因此而採用「簡化字」。先學「正體字」再學「簡化字」容易,先學「簡化字」再學「正體字」則相當困難。海外華人社區也有兩岸移民在推動中文教學,是同時並存。「簡化字」雖然易學,但也易忘,「正體字」不易學,但也不易忘,因為每一個正體字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孩子們容易記住。漢字正名為「正體字」,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不會妨礙任何人,但是卻可以還原正體字的歷史地位,是對漢字應有的尊重。但個人如為了快速記事而書寫簡化字,其實並無妨礙,我個人書寫也常使用簡體字或簡化字,但是在出版業、教科書、印刷品、網站上仍宜採用正體字,以示對漢字的尊重,並維護漢字發明以來的一貫性。其實中國大陸近年與外界接觸大增後,對正體字也有了不一樣的態度。舉幾個例子供大家參考,例如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喜歡吟詩,而簽名時一定用「正體字」,他的理由是「正體字」比較好看。可見「正體字」仍為不少大陸人士所喜愛。而我們臺灣使用「簡體字」或「簡化字」也很多。可見「正體字」和「簡化字」可以並存,改稱「正體字」並無矮化「簡化字」之意,但是使用的場合一定要有所區隔。此外,很高興剛才有聽眾反映外交部網站原用「繁體字」,現已改稱「正體字」,本人表示敬佩。另有一些中央機關的官方文書部分已改稱正體字,這是值得大大推崇讚揚的。
四、 大陸推行簡化字有無理由?是否符合事實及時代潮流?簡化字的優點是筆畫數較「正體字」減少一些(據統計平均每字減少二筆左右),雖書寫較易,但是現代文書常以電腦代筆,事實上差別不大。簡化字反而缺點不少,它破壞了正體字的結構,喪失了正體字的優點。「簡化字」簡化的情形,使六書造字的特性不再存在,增多了相似的字形,如「ㄦ」與「几」、「天」與「无」、「农」與「衣」、「?」與「?」等等,憑添了辨識的困難。想閱讀古書,需要另學正體字,使歷史、文化精神的傳承與發揚,陷於一種斷層的危機。
五、 何以反對印刷用簡化字卻接受漢語拼音系統?也許有人質疑,我們一方面主張將「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一方面又採用大陸推動的「漢語拼音」,有無雙重標準?其實這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漢語拼音」系統是將國字以羅馬字母表示,以方便外國人辨認,主要是以外國人為服務對象的,不是針對本國人。事實上,漢語拼音是針對中文注音符號一對一發展出來的羅馬字,其實就是羅馬化的注音符號。「漢語拼音」的優點為:以有限的二十六個英文字母要來代表三十七個注音符號,儘量精減使用字母的個數,也減少書寫處理時間;而且以漢語拼音系統建立資料,製作檢索碼時,因各羅馬字母項目都有字屬之,不會像有的拼音系統偏重於某些字母,有些字母則閒置未善用,是較科學的一種系統。所以,漢語拼音自一九五八年問世以來,已使用四十六年,是一個成熟、全球廣泛使用的系統。目前美國以及世界其他許多地區的圖書館、博物館,包括美國國會圖書館、哈佛燕京圖書館皆使用漢語拼音,聯合國也在一九八六年予以認證。目前全球約有十四億漢語拼音的使用人口,並且每天都在增加,因此,使用漢語拼音可以促進國際間資訊的溝通與交流,更可便利外籍人士來臺投資、求學與旅遊以及國人出國旅行、經商,這對於海島型經濟的臺灣而言,益顯重要。採用漢語拼音也不影響臺灣的本土化,故不宜採用漢語以外的其他中文譯音版本,否則將使臺灣與國際社會接軌更為困難。我酸主張採用漢語拼音來羅馬化漢字,不過,學習國字我們仍主張採用注音符號,不用漢語拼音,因為注音符號有符合中文字型、親切自然、標注簡潔、單一發音等優點。此外,由口語到漢字之學習時,注音符號也是極佳的過渡學習工具。而且注音符號出版品普及率高,有助於提升學童國文水準。至於其他的鄉土語言也可以注音符號增補式來表示,閩南語、客家語也只要加上若干符號和聲調,即可清楚表示其發音。以羅馬字母來表示客家、閩南語拼音,並不是唯一的方式。但是現在有的各種拼音法有其歷史淵源,我們均予尊重,但是否一定要小孩子學這些字標,就見仁見智了。因此,目前在臺北市小學的鄉土語言教學,原則都不教羅馬字拼音,以免與英語音標混淆。
六、 新加坡、馬來西亞的經驗臺灣的國語文教育成果,在華人世界居領導地位,和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有密切的交流,占有獨特的地位。像新加坡採用簡化字,西化很深,無庸多說。而很特殊的是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華文報紙,雖採簡化字,廣告卻常使用正體字。他們沿襲古人傳統,從事一些風雅的文學活動,像有位年輕的華人國會議員翁詩傑就會作中文七言詩,還有一些民間雅士蒐集世界各地人士的墨寶,這些事情都饒有古人之風。馬來西亞的文學在華人文學界有特殊的地位,和臺北文學界往來也很密切,許多華人作家的書都來臺灣出版。還有華人出版界排行榜,因為臺灣還是舉世華文出版業重鎮,本人也期許臺北市成為世界華文出版中心和世界影音出版中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得獎作品靈山,還是要來臺灣出版,而不去其他的華文城市。香港和臺灣都是華文正體字的中心,二地的民間交流很密切,本地的香港觀光客也逐漸增多,港人有多次交流,也主張使用正體字,未來的發展我們很樂觀。中國共產黨自一九二一年成立迄今不到一百年,我國文字已有五千年歷史,未來文字發展還不只五千年。推行正體字是本於對優良文化的熱愛與執著。大陸自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以來,意識型態逐漸鬆綁,大陸政府若號稱是世界中華文化的代表,首先就應該恢復正體字的使用。,我們可以大膽預言,未來「正體字」將較「簡化字」更占優勢。
結語:推行現代化,採用高科技,不但不必犧牲傳統文化,還可以運用高科技,保存傳統文化期許高科技產業同仁,能保存並發揚傳統語言文化,其實與高科技、現代化發展並沒有對立,甚至還有相輔相成的效果,例如古蹟活化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推行現代化,結合高科技,不但不必犧牲傳統文化,還可以保存傳統文化。未來「正體字」也可以融入文化創意產業,做為臺灣的領導產業,成為臺灣的寶貴資產。
********************
臺北市市長馬英九對「繁體字」、「正體字」的解釋真是言之有理哩,我全盤接受!不過有一點我要強調的是語言文字也會隨著社會的改變而‘進化’(如附圖所示)的哩。這‘進化’主要是反映在詞匯上,相對而言,語法、文字、讀音的‘進化’較慢。
2006年4月2日星期日
老娘发威
最近马国警界又再掀起风波。
原籍台湾的马国妇女郑碧慧(60岁)涉嫌在十合购物中心(SOGO)偷窃而遭警方扣留,扣留期间被令脱光衣服并转圈子,财物还被没收、偷窃。郑碧慧不甘受辱,被保释后召开记者会,阐述事发经过,并打算于近期入禀民事法庭。
郑碧慧说自己并没有偷窃,她只是拿着衣服前往中心内的一家咖啡厅喝茶,由于不谙英语及马来语,在没有辩白的情况之下遭警方扣留。
扣留期间,她遭到警方人员侮辱,被喝令脱光衣服转圈子检查时遭到警务人员的嘲笑,还被勒索,钱包的几百大元也不翼而飞。
********************
六十高龄的她不畏强权,勇敢揭发腐败行为,她的勇气值得大家喝采!
社会上已经越来越少敢怒敢言、敢做敢当、富正义感的人哩。许多人选择默不作声、苟且偷生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的种种不平现象采取明哲保身的做法,实际上,这类人已失去了人性中最珍贵的情操以及令人喝采的光辉。
敢于揭发当权者滥用职权,并将他们的腐败行径公诸于世,使这些作威作福的人渣在世人面前无所遁形,真是大快人心哩!
原籍台湾的马国妇女郑碧慧(60岁)涉嫌在十合购物中心(SOGO)偷窃而遭警方扣留,扣留期间被令脱光衣服并转圈子,财物还被没收、偷窃。郑碧慧不甘受辱,被保释后召开记者会,阐述事发经过,并打算于近期入禀民事法庭。
郑碧慧说自己并没有偷窃,她只是拿着衣服前往中心内的一家咖啡厅喝茶,由于不谙英语及马来语,在没有辩白的情况之下遭警方扣留。
扣留期间,她遭到警方人员侮辱,被喝令脱光衣服转圈子检查时遭到警务人员的嘲笑,还被勒索,钱包的几百大元也不翼而飞。
********************
六十高龄的她不畏强权,勇敢揭发腐败行为,她的勇气值得大家喝采!
社会上已经越来越少敢怒敢言、敢做敢当、富正义感的人哩。许多人选择默不作声、苟且偷生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的种种不平现象采取明哲保身的做法,实际上,这类人已失去了人性中最珍贵的情操以及令人喝采的光辉。
敢于揭发当权者滥用职权,并将他们的腐败行径公诸于世,使这些作威作福的人渣在世人面前无所遁形,真是大快人心哩!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