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人文科普”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人文科普”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2年5月20日星期日

咖喱

  吃也是艺术的一种。

  吃的文化、餐桌上的礼仪,很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就以我们华人来说吧,吃的食物千类万种,煮的方式五花八门,反映的就是中华五千多年的悠悠文化。美中不足的是,举凡地上能跑的、天上能飞的、水中能游的,都能成为华人桌上的美味佳肴,这点我就不敢苟同,我们应该懂得尊重其他生命啊!

  说起咖喱,不得不提我童年旧家附近的咖喱鸡。在实利基屋(S
elegie House)对面的九层组屋楼下(现已拆除),有一家印度人经营的咖喱鸡摊位,他们售卖的咖喱鸡可说是又香又浓,超级棒!记得小时候,母亲总会去那儿打个香喷喷的一包咖喱鸡给我们配饭吃。咖喱的基本材料包括了椰浆、咖喱粉、辣椒粉、黄姜粉、大茴香粉、小茴香粉、香茅、咖喱叶、桂皮等,可是他们的咖喱鸡,不知道是用什么配料烹煮的,应该是家传秘方吧,真是又辛辣美味又芳香浓郁,每回都吃得我口齿留香,久久不散。每当听说母亲要去买来给我们配饭吃,我早就猛嚥口水。等母亲一买回来,就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来,顾不得我一贯的优雅吃相。而有时为了解馋,我会纠缠着母亲伸手要钱去打个小小包来大快朵颐一番。后来搬了家,而那家咖喱鸡摊位不久也搬了。之后,虽然也品尝了新加坡其他售卖咖喱鸡的摊位,就是没实利基那家的好吃。啊,实利基那家咖喱鸡摊位也兼卖咖喱鱼,酸酸甜甜的,也是美味可口极了!现在写着写着,我竟又怀念起旧家那咖喱鸡特有的辛辣美味,当然,还有我童年独有的芬芳回忆。

  好了,言归正传,现在与大家谈谈咖喱的历史。

  咖喱最先出现于印度,不过,咖喱是在什么时候由谁先烹煮的还不是很清楚。有很多说法,其中一个说法就是释迦牟尼(Sakyamuni)做的。话说2500多年前,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山中以吃果实和草根来维持生命进行修炼。后来悟出大道,开始在名为“咖喱”的地方说教。当时那里的人吃羊肉,羊肉中有独特的臭味。释迦牟尼知道后,产生了同情之心,便从挂在自己脖子上的袋中取出各种各样的调味品分给了大家。人们利用那调味品做了羊肉料理。吃了的人们大叫:咖喱(印度语的意思是很棒的意思)!据说那个叫法渐渐转变成咖喱。

  您相信否?信不信由你!!

2012年2月4日星期六

英美文化三部曲

  我翻译课程的讲师曾说,要能翻译准确,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圣经’(Holy Bible)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扇门。

  我没有异议,一直以来我都是这么认为的。

  两千年以来的西方历史中,耶稣对小至生活习惯,大至政治发展的整个西方文化进程有着深而广的决定性影响。

  整部‘圣经’以优美的诗歌、散文形式描述基督教的思想及历史内涵,了解了其中人物及已成为经典用语的出处及典故,就比较能正确地将西方文章中的引经据典翻译出来。不过,我认为‘圣经’只是认识英美文化的入门,是我们全面认识英美文化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曲。

  第二部曲是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作品。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也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大文豪。莎翁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剧本创作。其实,莎翁流传下来的除了37部戏剧外,还有2首长诗及154首十四行诗(Sonnet,又称为“商籁体”,发源于意大利,流行于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大陆)。

  由于莎翁的文笔优美,用词生动,创作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因此他的作品被世人一代代歌颂,已成为经典,对后世的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以上的二部曲,对英美人士的思想感情起着引领的作用。

  再来则是美国的次文化。

  美国是现今世界的唯一超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音乐、电影、电视、新闻、书籍等,美国均执世界牛耳。在美国文化的强大冲击下,世界各国为了与美国接轨而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近年来,美国文化,尤其是次文化(或通俗文化)对各国无孔不入的滲透,例如火红的电视节目: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你认为你会跳舞(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欲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以及快餐文化、网际网络等的强大影响下,各国无不竞相模仿跟进。常收看美国电视节目,不但能提升美语,也能更进一步了解其中的文化现象。

  若说第一部曲是根基,第二部曲是萌芽,那第三部曲则是迅速扩张发展了。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我喜欢科学,因此,我喜欢阅读科普读物。

  不过,相较于其他人,我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算是迟了。
  
  是13岁那年。

  13岁才开始对科学有兴趣,因此,我深知体内科学基因比别人开窍得慢,不可能成为科学家或科研人员,只能成为科学爱好者。

  不过比起那些庸庸碌碌瞎忙一世也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的人来,我又算是强了。

  13岁那年,我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午的时候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傍晚的时候天空是橙黄色的?

  青涩的我没问老师、没问同学、没问兄长,自个儿往书堆里找答案。

  原来这是太阳的光与地球的大气层玩的把戏。

  太阳的光除了组合起来变成能见光的白光(黄橙红绿蓝靛紫7色组成,波光为 400 to 700 nm)外,还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及紫外线。这些颜色其实是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的一种。这些光的波光都不同,有些长,有些短,有些跑得快,有些跑得慢。红外线(Infrared,700-1 000 000nm)的波光最长,紫外线(Ultraviolet,280-400nm)的波光最短。

  地球上空的厚厚大气层是大地万物的保姆,它有效抵挡了外来物,使地球生物得以安然无恙生存下来。大气层内充斥着许许多多的微粒,它能改变电磁波的方向。

  中午的时候,阳光直射地球,此时太阳光透射地球大气层的角度最薄,因此,波光最短的能见光蓝光(440 - 490 nm)捷足先登,四处散射,把其他的光给比压了下去。黄昏的时候,阳光斜射地球,此时太阳光透射地球大气层的角度最厚,只有波光长的光抵达地球,其他的光都被大气中的微粒阻挡在外,因此,波光最长的能见光红光(620 - 780nm)才能把握天机,把天空涂上层层金碧辉煌。

*备注


1 000 000 000 皮米(pm) = 1 毫米(mm)
1 000 000 纳米(nm) = 1 毫米
1 000 微米(µm) = 1 毫米
0.1 厘米(cm) = 1 毫米
0.01 分米(dm) = 1 毫米
0.001 米(m) = 1 毫米
0.000 001 公里(km) = 1 毫米

2010年5月30日星期日

美味鸡




  我这个人很矛盾,最喜欢的宠物是鸡,最喜欢吃的肉类也是鸡,这和新加坡的语言情况很是相似,人民70%以上是华人,国语则是马来语,最重要的语言却是英语。

  新加坡人嗜食鸡肉。根据1998年新加坡人的食物每年人均消费(Annual Per Capita Consumption)统计,鸡肉为32kg,鱼肉为26kg,猪肉为23kg,牛肉为3kg,羊肉为3kg,鸭肉为3kg。不只新加坡人,正确的说法应为华人是个爱吃鸡的民族,“无鸡不成筵”就是华人对吃鸡情有独钟的生动描述哩。

  说起吃鸡,不得不提新加坡的海南鸡饭。海南鸡饭与辣椒螃蟹及沙爹在民间普遍上被视为是新加坡的‘国菜’。有朋自远方来,好客的新加坡人一定会带他们穿街走巷,好好品尝这三道狮城美食。

  其实鸡可以烹制出各式各样的美食,样式之多堪称所有肉类之冠。除了大家喜爱的海南鸡饭之外,还可以做出炸鸡、烧鸡、烤鸡、炖鸡、盐鸡、叫化鸡、药材鸡、人参鸡、酱油鸡(鼓油鸡)、咖喱鸡等等,当然,还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肯德基家乡鸡哩,道道美味,盘盘精采。

  在这么多鸡之美食当中,燕子最喜欢的并不是知名度最高的海南鸡饭,也不是最受小朋友喜爱的肯德基家乡鸡,而是较鲜为人知的豆油鸡,这应该是一道广东美食哩。

  小时候某个星期天的早晨,在爸爸的连哄带骗下,我跟着爸爸去了他位于小坡陈桂兰街(Tan Gui Lan Street,俗称桂兰巷,陈桂兰是早期本地的大富豪)的小店‘上班’。午休时刻,爸爸带着我到附近的路边摊填饱已饿得咕咕叫的肚子。严格来说,我们光顾的摊子并不算是路边摊,它其实是一间店,只不过是桌椅大都摆在露天的马路旁。那一天爸爸叫了一碟豆油鸡让我配饭吃。豆油鸡端上来时,看它一碟黑褐黑褐的,不过闻起来可真香哩。我夹起了一块往嘴里送.......hmmm.......味道甜甜香香的,浓浓稠稠的,在嘴里咬嚼,真有口感,吃了很有实在感,也好有满足感,我竟罕见地把整碗饭给吃个干净,那还不够,再来一碗,也吃了他个一粒不剩!从此,爸爸不必哄我,也不必骗我,反倒是我哄骗爸爸每个星期天带我上班去骗食骗喝。

  那么豆油鸡怎么制作?那还用说,当然是豆油和鸡啦,至于其他配料.......不好意思,我只会吃,不会煮。

2007年7月29日星期日

早来的雨季

  这一星期来,新加坡每日都在下雨。

  每年的7月份,新加坡本应艳阳高照,可是这个星期却一反常态,成日乌云密布,狂风骤雨,感觉不像是7月,而是年底。

  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James Lovelock)曾说:“地球是个生命体,而我们是它的神经系统。”

  最近迹象显示,地球这个生命体的神经系统正出现紊乱,而一些科学家更是断言,若干年后四季在地球行将终结。

  新加坡位于赤道以北136.8公里,东经103°38′至东经104°6′,北纬1°09′至1°29′,是个典型的热带岛国。新加坡本没四季之分,唯一让我们感觉季节变化的,就是季候风的吹袭及它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四至九月,吹的是西南季风,帶来的是及时阵雨; 十至三月,吹的则是东北季风,捎来的多为狂风骤雨。

  新加坡提早的雨季,正说明地球的气候已出现变化。从环保的角度来说,我极不希望地球的健康出现问题,但从我个人对气候的选择来说,我偏爱雨季。

  终日的阴天凉风,我心清气爽。

2007年6月24日星期日

颜色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七彩缤纷、五光十色的世界中。

  打从呱呱落地睁开双眼见着第一道阳光开始,我们的人生就有了色彩。

  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颜色,怪不得男男女女都天生好色。

  各种颜色中你又喜欢什么颜色?自然界的颜色我喜欢绿,衣物我偏爱蓝与黑,鞋子我钟情褐色。

  而我们对颜色的不同理解,造成了不同文化对颜色的不同诠释。

  传统上,西方视红色为危险,华人视红色为喜事;西方视白色为和平,华人视白色为丧事;西方视黑色为神秘,华人视黑色为哀伤;西方视黄色为胆小,华人视黄色为情色;西方视蓝色为色情,华人则视蓝色为忧郁⋯


  现今的商业社会则来个东西合并,大部份都认同红色代表热情,橙色代表快乐,白色代表纯洁,黑色代表神秘,蓝色代表理智,绿色代表生机,紫色代表爱情,粉红代表浪漫,灰色代表消极,棕色代表土地,黄色代表财富⋯


  而人类则倾向以人的肤色作为其社会等级之分。

2006年10月15日星期日

漫谈月饼


  中秋佳节一过,月饼身价暴跌!

  月饼是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少了月饼,中秋节就不像中秋节了,因此中秋佳节来临之前,各个商家应景推出各种口味的月饼满足各消费层的需求,月饼的价格也‘凭月而贵’,就像待字闺中的小姐,自有其市场价格,可嫁为人妇后身价立即骤跌而措手不及哩。

  那么,月饼的来历如何?

  相传,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在八月十五征讨匈奴得胜,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而最为人们熟知的月饼传说应是元朝末年,汉人受不了蒙元统治者的奴役和高压统治,群起反抗。朱元璋起义时,足智多谋的军师刘伯温献策,利用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的机会,把写有起义时间的纸条,夹在月饼馅中,用来暗中传递情报,约定在八月十五中秋夜,一呼百应,共同推翻元朝统治,最后一举成功。

  自我有记忆以来,早期市面上最常见的月饼为莲蓉月饼 -- 即蛋黄月饼,我管称它为传统月饼。莲蓉月饼又分为单黄月饼、双黄月饼。随着时代的变迁及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月饼的口味逐渐多样化,中秋佳节期间,四处可见绿豆蓉、红豆蓉、芋泥、五仁、冰皮月饼,甚至连巧克力、榴槤、荔枝、金瓜、乳酪、冰淇淋、金箔,以及我的特产 -- 燕窝口味月饼都有,可说是应有尽有!虽是如此,月饼不宜多吃,由于馅料加入了大量的糖与油,已摇身变为高脂肪、高糖分,对健康没多大益处的食物,因此,应采取量少的健康吃法。好在月饼只那么一年一次,即使吃多了,一年就那么一次也不会对各位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写着写着,看看日历,中秋已过去一个星期了,想必月饼这时在市场上应已消失无踪了吧?!我现确实有点儿馋嘴,好想吃块月饼,怎办?没关系,我冰箱还有一盒原封不动哩。

  Hmmm..........真香!!!

2006年7月1日星期六

别为我哭泣,阿根廷!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6月30日世界杯足球赛德国对垒阿根廷的比赛是一场扣人心弦、激情无奈交集的比赛。

  这两只球队都是我所支持的球队,谁胜利了我为它喝采,谁失败了我为它叹息。

  比赛总有输赢,结果则是残忍的。

  这就是球赛,这就是世界杯足球赛。

  在大部分时间球是控制在自己脚下,并在第49分钟由阿根廷后卫阿亚拉(Ayala)先攻陷一球领先的情况下,若不是德国前锋克洛泽(Klose)撞伤阿根廷门将阿邦丹齐耶里(Abbondanzieri Roberto)以致阿根廷必须把这首号门将换下,由 佛朗哥(Franco Leonardo)补上,那么克洛泽可能就无法在第80分钟攻入一球把比分扳平。进入加时再战,两队毫无建树,只好以残忍的点球决定胜负。德国门将莱曼(Lehmann Jens)扑救了2粒点球,协助德国以4比2将阿根廷遣送回国。

  我为阿根廷扼腕。他们踢得比德国队好,只是时运不济,最终败下阵来。

  我对阿根廷这个国家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在中学上地理课时读到它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开始,那时就很好奇怎么这个国家的首都的名字如此特别?后来才知道在西班牙语中,‘Buenos’ 是‘好’的意思,‘Aires’是空气的意思,因此,这个都名是在说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个空气清新的城市。后来接触到了‘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这首歌曲,最初是听了叶倩文的演唱版本,再后来则听过许多欧美歌手的演唱。歌坛大姐大麦当娜(Madonna)于1995年也主演了这部同名片子,并主唱这首曲子,还曾因为当年形象不佳参与此片而遭到阿根廷人民的反对与杯葛。

  这首‘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 别为我哭泣,阿根廷!可说是一首很经典的西洋歌曲。

  那么,这首曲子是在什么情况之下诞生的呢?


  1952年7月26日,阿根廷第一夫人艾娃·贝隆(Eva Perón,1919-1952)与世长辞,享年不过33岁。正是因为有了这位阿根廷政坛上最有权力与功绩的女人才诞生出了这首《阿根廷,请别为我哭泣》的传世绝唱。

  艾娃·贝隆的本名是艾娃·玛丽亚·杜阿缇,1919年5月6日出生于离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不远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15岁的时候,在广播剧里作配音演员,之后又出演了几部电影。1944年1月22日,她在一场慈善晚会上认识了胡安·贝隆(Juan Domingo Perón,1895-1974)。不久,他们结了婚,成为胡安·贝隆的第二任妻子。在艾娃的帮助下,胡安·贝隆在1946年的阿根廷大选中获胜,27岁的艾娃也成了阿根廷的第一夫人。当时,艾娃被称为“阿根廷最有权力的女人”。她是阿根廷的劳动部秘书,也掌管着医疗部门,从而在阿根廷第一次成功地抑制了一度猖獗的肺结核和痢疾。在学校里推崇以宗教位核心的教学体系,也是由她而起。她的大部分时间用来为穷人做事,不仅成立了社会福利机构,还提供救济金以及住房、食物、衣服给穷人。1951年,艾娃·贝隆被诊断为子宫癌,一年后与世长辞。

  针对艾娃·贝隆这段政治史,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依·韦伯(Andrew Lioyd Webber )与著名词人提姆·莱斯(Tim Rice)于1974年着手编写音乐剧《艾薇塔》(Evita),这也是继音乐剧《基督耶稣巨星》之后的两人第二次合作。1976年,该剧的第一张唱片正式发行。1978年6月21日,音乐剧《艾薇塔》第一次在伦敦的爱德华王子剧院(Prince Edward Theatre)公演,并获得了众多奖项,包括比较重要的伦敦西部剧院奖。第二年的5月8日,《艾薇塔》登陆美国洛杉矶,在 Dorothy Chandler 帐篷剧场开始首演之旅,在公演了9个星期后,该剧搬到旧金山的奥菲姆剧院(Orpheum Theatre)又演出了7个星期,然后直接进军纽约的百老汇。在纽约,原来伦敦剧团的剧组人马都汇集在一起,使《艾薇塔》在百老汇一炮而红,从此音乐剧《艾薇塔》便成为百老汇的常驻剧目,其中的歌曲《阿根廷,请别为我哭泣》也因贝隆夫人在阿根廷政坛的传奇一生而流传于世。

  和巴西人民一样,阿根廷人民热爱足球,并视足球为国球,因此,这次的失利对阿根廷人民来说是一个痛苦的结局。不过,希望阿根廷人民能秉着艾娃·贝隆不屈不饶的精神,在这届世界杯的失利中能很快地再度站起来,并在来届取得更好的成绩,甚至夺杯,因为世人都知道阿根廷队是一只很有实力的足球队,不会为他哭泣,会为他鼓励!

2006年6月25日星期日

德国人

  2006年世界杯正在德国举行,那我也来凑上一脚在这儿谈谈德国人。

  在我还是一个小小孩儿时,德国人给我的印象是强悍、威猛的,那是因为德国人骁勇善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德国分别于1914年7月28日支持奥匈帝国趁萨拉热窝事件(Sarajevo Incident )并吞塞尔维亚以及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侵略波兰而爆发的。

  德国人给我的这种印象一直到我长大成人都没有改变。

  90年代末,前公司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由于工作表现与外语能力较好,我是被调往新部门的开路先锋之一。公司特聘3位德国人千里迢迢、远渡重洋来新加坡教导我们,那是我第一次与德国人近距离接触。

  这3位德国导师很是严肃,做事一板一眼,不苟言笑。

  曾经读过一则揶揄德国人太过墨守成规、拘泥于制度的故事。一个德国人和一个英国人在交通灯前等着过马路,当时虽是红灯,可是路上一辆车子也没有,德国人依然等待至绿灯亮了才过马路,同属日耳曼语系(The Germanic Language)的英国人则过了马路。同样是守纪律的民族,英国人比德国人来得更为变通。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这要看你是从哪一面切入问题。若换成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么,德国人无疑地是非常奉公守法的民族。

  德国人虽然给我的感觉比较‘硬性’,他们也有让我感到‘柔性’的一面,那就是德国制造的布谷钟(Cuckoo Clock)。

  我从小就对欧式的时钟很好奇,也很有好感。

  年幼时我家正对面是一座教堂,每逢礼拜日信徒来教堂祷告,到了中午12时,教堂就会响起12下悠扬的钟声。我好喜欢这样的钟声,似乎来自天国,神圣、庄严、安详。小时候调皮的我惹得母亲生气了,母亲就会对我说教堂的大钟里住着一个巫婆,若我再顽皮捣蛋,巫婆就会飞下来抓我囚禁在大钟里头,吓得我只好乖乖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尽管害怕,我心里其实是多么希望女巫真的会飞下来抓我上去,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去大钟那儿坐坐,一窥大钟真面目。记得旧居母亲的衣橱上也摆了一个精巧细致的座钟,时间一到,就会响起清脆的叮当之声,引起我无限的遐想,那时小小的我常仰望长看,目中流露的是充满好奇与欢喜的眼神。若干年前,本地商家引进了一批来自德国黑森林(Black Forest)的布谷钟,并在滨海广场促销,我一口气买了它10多个,因为那些布谷钟太美、太精致了,对我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吸引力!凝视着布谷钟的木质材料,嗅着它们那独有的淡淡木香,仿佛把我带到了朴实而又充满神秘的黑森林。我太喜欢德国制造的布谷钟了!!

  新加坡时间今天凌晨,在世界杯16强比赛中,德国以2比0击败了北欧海盗瑞典队,成为首支杀入世界杯八强的队伍。富有团队精神的德国足球队员在这场比赛中彪悍、硬朗的作风,已使他们一跃而成为这届世界杯冠军的大热门。

  德国人除了性格严肃外,身材高大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负责教导我们的其中一位德国人说他身高180公分,在德国人中算是矮的了。手长脚长的德国人,无论男女,除了‘高’人一等外,在各项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他们通过这些成就告诉世人,他们绝对是一支对社会有高度贡献的民族。

2006年6月18日星期日

父親節

  今天是父亲节。

  在忙于工作、进修、看世杯的同时,不忘为了儿女而忙碌一世的父亲们献上衷心的祝福:














父亲节的由来(经过整理)

  父亲节是由居住在美國華盛頓州士波肯市(Spokane)的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Mrs. Dodd, Sonora Louise Smart Dodd)倡议成立的。多德夫人早年丧母,她有5个弟弟,姐弟6人的生活负担全落到了父亲威廉斯馬特先生(Mr. William Smart)身上。父亲每天起早贪黑,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自己则过着节衣缩食的节俭日子。

  1909 年那年,正好是斯马特先生辞世之年,当多德夫人參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拜后,特別地想念父亲;并深感父亲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应该得到表彰,就如母亲节是向母亲们表示敬意的节日一样,做父亲的也应该有一个让全社会向他们表示敬意的节日。于是,她给华盛顿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为父亲节。1910年,多德夫人所在的华盛顿州博斯坎市,举行了第一次全市性的父亲节庆祝活动。1924 年,美国总统科立芝(Calvin Coolidge)支持父亲节成为全美国的节日;1966 年,美国总统詹森(Lyndon Johnson)宣佈当年 6 月第 3 個星期日,也就是斯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为美国父亲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美国离婚率不断上升,单亲子女增多,在许多家庭中,父亲的职责明显加强了。另一方面,女性就业人数增多,父亲也必须承担更多的家务。在这种情况下,子女对父亲的依恋性不断得到增强,这个节日也就逐渐向全国推广。1972年,在各方的强烈呼吁下,美国总统尼克松(Richard Nixon)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使其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在这一天,子女们一早起来,自己动手为父亲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并亲手端到父亲床前。孩子们还要制作一些精美的小礼品送给父亲。与母亲节一样,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也在胸前佩带特定的花朵。一般来说,佩带红玫瑰表示对健在父亲的爱戴,佩带白玫瑰则表达对故去父亲的悼念。

2006年6月2日星期五

印度的种性等级制度

  我有一位印度同事,他姓柯米铁斯(Komitis),据他说他的姓是贵族姓。他说,在印度,低级种性的人可以接受高级种性的人给的食物,反之,高级种性的人不能接受低级种性的人所给的食物。因此,他的姓氏 - 柯米铁斯,只能接受种姓婆罗门(Brahmins)的食物。换句话说,他的姓氏之高贵可说是坐亚望冠了。

  印度有很多种姓(Castes),不同等级的人既不可互通婚姻,又各有其世袭的职业。有人计算过,印度全国共有2000多个种性等级,但这个数字并不可靠,因为其中还有同种姓内部通婚的许多次种姓。任何地区的各种种性都形成一种等级森严的制度,这个制度规定,一个种性的地位比某些种性‘高’,但比另一些种性‘低’。种性相等或接近相等的人常常互相接受食物,并能在一起进食。按照种性制度的规定,种性之间不能通婚,在乡村中人们都严格遵守这些戒律。

  我问他印度的种性等级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他说应该是肤色的关系。喔,怪不得美国很多稍有成就的黑人面不改色抛掷大把钞票竞相地去漂白皮肤,原来是要让自己变得更为高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已把整个人整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迈克杰逊。

  我本以为华人够势利了,想不到印度人的势利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您皮肤黝黑,您应该感谢天感谢地您不是印度人哩。

2006年6月1日星期四

日本人的鞠躬之礼


  由于目前正在修读日语,为了更深入了解日本这个国家与日本人这个民族,近日特地买了两本有关日本的书籍,好让我的日语学习更能得心应手。

  一本是由王志强(中国人,1950年代中期出生,当过大学教师、干部、后到日本研修软件技术,现从事经济技术合作咨询工作,揣摩日本兴趣已有20来年。)所著的“如此日本人”。作者以中国人的观点,从日本人的行为及性格上分析日本人在社交、工作等方面在群体及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征。另一本是由小泉八云(1850年 ~ 1904年,本名Lafcadio Hearn,出生于欧洲。40岁时到日本,后入日本籍,从妻姓小泉,取名八云。)著作的“日本与日本人”。这本书是从心理上、哲学上解剖日本人整个的内心活动,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里学的和论理学的个方面,描摹出日本人的国民特性。

  这两本书我还未看完,不过对日本人的‘多礼’早已耳熟能详。其实日本人的‘多礼’,更多时候是体现在辈分上,这一点,单从他们语言中的丁寧形(敬语)与普通形(非敬语)的应用就已充分地表现出来,更甭说是鞠躬了。

  不擅长跟人握手的日本民族,都是用鞠躬来代替。而又因鞠躬时身体向前弯的深度不同,所代表的意思也有所差异,尤其在商场上更是讲究。如15度是迎客互递名片时,或对曾相遇过的人。45度是送客、道别或深深表示道歉时用。而在深深表示道谢或道歉时,有时有弯腰近90度的情况。

  知道了日本人鞠躬度数所表示的意思,您下次如遇到日本人就知道怎么做啦,可别会错意,表错情哩。但是燕子在这儿要给您忠告:若是您太老或太胖,可别为了讨好日本人而勉强自己做大角度的弯腰动作,小心闪到腰!

2006年5月31日星期三

端午节与娘惹粽


  时间过得好快哩,今天又是端午节啦。端午节做些啥好哩?就在这儿大谈端午节,大啖粽子哩。

  端午节又俗称端阳节、端五节、天中节、五月端。很多人以为端午节是一个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其实不然。

  实际上,这个节日源于中国远古的祭龙日,用龙的威慑力驱除所有的灾疫邪祟。从时令上看,“端午”为“阳极之日”,故《风土记》曰:“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天中节,故作种种物辟邪恶。”

  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端午节原是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在端午节的活动中,自古以来就有了赛龙舟,用五彩丝缠粽子、缠手足腕,用楝叶包米粽,采插艾叶、菖蒲,取蟾酥,涂饮雄黄酒,调制朱砂酒,采多种草药,人身上及屋内各处悬挂香包等等,都和上述节日主题息息相关。

  后来在相当长的年月里,人们在讲述端午节的来历时,总是过分片面地强调特定地方的纪念性内容,夸大地利用其政治性目的,例如长江中游湖南、湖北楚地纪念屈原,长江下游江浙吴地端午节纪念伍子胥或纪念越王勾践及孝女曹蛾,结果渐渐地不了解端午节的真实内容和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逐渐失去了美好的传统文化记忆。

  毋庸置疑,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节日,遗憾的是,韩国却成功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江陵端午节)为自己的文化遗产(韩国所申报的文化遗产为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这对所有的华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讥讽。

  好啦,说完了端午节的是是非非,现在就来谈谈端午节的主角 - 粽子。

  新加坡的粽子可说是种类繁多,粒粒精采,比较常见的为枧粽、咸蛋粽、肉粽、娘惹粽,其中,娘惹粽可说是传统粽子的变种哩,是南洋独有的热带口味粽,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娘惹粽的用料包括了糯米、猪肉、鸡肉碎、虾肉、葱头仔、糖冬瓜、蒜米、花生碎、芝麻、香叶、粽绳、芫茜仔粉、胡椒粉、鸡晶、沙姜粉、生抽等等,当然包括粽叶哩,新加坡最著名的娘惹粽应是位于东海岸路的那一家哩。

  记得家姐未出嫁时,总是‘逢端午必包娘惹粽’,我第一次吃到的娘惹粽就是家姐包的哩。后来家人、左邻右舍尝了燕姐之娘惹粽后,惊为天人,都纷纷效仿哩,大家一起来个‘包粽子大行动’,包好后,交换着吃,好不热闹,把童年的端午节气氛推向高潮!如今家姐嫁了,邻居散了,看到了粽子就会想起他们。

2006年5月28日星期日

板块发怒,印尼遭殃

 印尼爪哇岛昨天清晨发生6.2级强烈地震,导致20万人流离失所,3800多所建筑物遭摧毁,目前已有超过3000人丧命,2500多人受重伤,伤亡人数仍在上升中。

  印尼(印度尼西亚)这个全球最大的回教国家(1亿6千万以上),是全球人口第四大(2亿以上,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全球面积第15大(190万4570平方公里)、全球岛屿最多(1万3677座岛屿)的国家,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1997年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印尼却是受创最深,并导致当时的苏哈多总统下台,以及1999年东帝汶从印尼分离独立,经济一蹋不振。此后,印尼的政治一直很不稳定,历经三位总统(哈比比、瓦希德、美加华蒂),并发生多起恐怖袭击爆炸事件,人民生活困苦,直至尤多约诺于2004年10月4日当上总统,政治局势才稍微稳定。可是两个月后,即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Tsunami)再次把印尼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在那次的大海啸中,印尼受袭最为严重,共有23万8千9百45人死亡或失踪。

  印尼这次发生在古城日惹(Yogyakarta)的地震,已进一步加剧附近近日来活动频繁的默拉皮(Merapi)火山的喷发活动。

  印尼地处澳洲板块(Indo-Australian Plate)与欧亚板块(Eurasian Plate)之间的断层带(Fault Zone)上,因此地震与火山活动频繁。这一地带也称为地震带(Seismic Belt; Earthquake Zone)。

  什么是板块?


  地球外壳约一百公里厚的部份称为岩石圈,由许多块体构成,这些块体即称为板块。主要板块包括太平洋、欧亚大陆、澳洲、南美洲、北美州、印度洋及南极大陆等七个,若加上如菲律宾海板块等较小的板块,则全世界约有十四个板块。这些板块下方的软流圈因为热力作用可产生对流运动。

  板块是怎么活动的?

  新的海洋地壳不断从中洋脊的裂谷中产生,将老的岩石圈向兩测推移,海洋板块中的岩石圈一面不断生长,一面也要不断消灭,岩石圈消灭的地方是在兩个板块相撞的地方,当兩板塊相碰撞的时候,其中有一板块被迫下降进入地球內部,慢慢加热,最后被吸收到地函中,週而復始的循环。

  目前世界七大洲分佈,是由二亿年前一大块「盘古」大陆(Pangaea)张裂开来的。海洋板块以每年兩公分的速度向外扩张(称为海底扩张学说),直聚合板块边缘(Convergent Boundaries)。海洋板块在挤压过程中,会推动大陆板块移动,产生「大陆漂移」(Continental Drift)。

  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板块內部较为刚性,因此地震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相互作用处,即板块边缘(Plate Margin)。板块边缘由于兩种不同性质的板块碰撞,不断的在挤压,不断的在累积变形能量,直到超过岩石能够忍受的程度,遂将累积之变形能量在瞬间释放出來,发生地震。

**********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位于日惹的世界七大奇观的婆罗浮屠(Borobudur)佛塔,并没有在地震中遭受任何破坏,不过附近的一些建筑却倒塌。

2006年5月21日星期日

法国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

  我对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 since 17 May 1995)有某种程度的好感并不因为他是总统,也不因为他是法国人,而是因为他是一位喜爱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文化、尊重中华文化的外国人。

  那么,希拉克对中华文化了解到了什么个程度呢?

  希拉克曾致电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政府,为唐代诗人李白故里即将举办的“国际李白文化旅游节”题词。其电文内容如下:

  欣悉你们即将在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故里举办文化节,我相信这一活动必将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正像李白诗中写的那样,法中两国之间的友谊将地久天长。

  2004年,新华社曾报道:在巴黎书展期间,希拉克参观中国展台,信手拿起李白和杜甫诗集的法文版,对中国大使赵进军说:“李白和杜甫属于同一时代,是伟大的人民诗人。我都很喜欢。但我对李白有特殊的感情。”

  希拉克在闲谈中还脱口说出“李、杜年龄相差11岁”这个连许多中国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同年,希拉克动身访华之前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访问,随口背诵杜甫诗句,称赞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国在人类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大放异彩,如青铜器、陶器、绘画、诗词、音乐等各个方面。杜甫说过:“书贵瘦硬方通神”,就是说,只有苍劲有力的书法才能达到神奇的境界。我认为中国就达到了这方面的境界。

  希拉克后来参观成都杜甫草堂,看到由著名雕塑家钱绍武雕刻的杜甫雕像,清瘦异常,风骨嶙峋。希拉克以赞叹的语气评道:“非常传神,跟他书法讲求硬瘦真是十分相似。”

  参观草堂时,一行人走进了杜甫名诗《客至》中有名的花径。导游吟诵了诗中两句名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希拉克马上接口说出:“杜甫到草堂前曾在一座寺庙里暂住了半年,第二年才在朋友帮助下修建了茅屋。”

  在草堂看到李白举杯邀明月的雕塑,希拉克反问在场者,李白虽然端酒杯站着,但并不表示他喝醉了吧?

  他在成都中法经济研讨会上演讲时,开篇即引用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不朽诗句,来强调入蜀的艰辛,博得热烈掌声。

  希拉克在演说中盛赞巴蜀文化时信手拈来的典故和诗句还有:

  “四川,顾名思义,四条大河流经之地。”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成都,自古以来便以其生活艺术,美食和园林而著称,古代时便因其高雅的文化和锦缎,被誉为蓉城和锦城。”

  希拉克在上海同济大学向学生发表演讲。演讲完后,获赠国画《硕果》,以祝愿中法两国的友好合作硕果累累。

  送画人向希拉克解说画面上两串色彩绚丽的葡萄,象征以葡萄酒闻名于世的法国,而画面上一只刻有蟠龙云纹的青花瓷瓶,则代表中国。据新华社报道,可能是翻译的关系,希拉克没完全听清对画面的介绍,误以为瓷瓶中装的是中国白酒。但他理解画卷的含义,于是在致谢词时幽默地说:“中国白酒和法国葡萄酒一样闻名于世,但在我看来白酒更伟大,因为它给中国优秀的诗人们带来更多灵感。”

  2000年希拉克在扬州访问时提到隋朝修建京杭大运河,希拉克随口问,隋朝有几个皇帝?接待人员说两个,希拉克说,不对,有三个,第三个叫恭帝,当时李渊是摄政王。

  希拉克不但对中国诗词和书法有研究,也热衷于中国的考古,是青铜器鉴赏专家。他自小在一名白俄家教的指导下研习东方文化,经常在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流连忘返。

  1997年,希拉克访华期间造访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把专著《中国青铜器全集》前十四本赠与希拉克。看到书中一张图片,希拉克脱口问道:“这是不是二里头文化三期的青铜器?”对希拉克如此专业的提问,马承源惊叹不已。

  1978年,希拉克参观了刚出土的兵马俑,曾赞叹秦俑应列为世界第八奇观。

  希拉克还有个心愿,就是完成一部关于李白的电影剧本。他在法国政坛的时日无多,或许很快就能完成李白剧本,下台后马上拍成电影。《文汇报》曾报道,2000年中国副总理李岚清访法,希拉克托他帮忙收集李白的资料。李岚清回国后请北京大学专家帮助搜集论文,送给希拉克参考。李岚清表示很想早点看到这部法国电影,看看希拉克眼中的李白是什么样子,很可能比中国人眼中的李白更加浪漫。

  其实历届的法国领导人对中国都有一段不解的中国情结,这包括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历任总统,从戴高乐到希拉克。法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纪斯卡早年研究中国文化,曾大言不惭地说他比其他欧洲领袖更了解中国史,尤其是汉宋明清的历史。为了直接阅读中文原著,他晚年还请了中文老师学中文。2000年,他在中国参加文化研讨会,用中文朗读孔子名句:“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语毕,满座皆惊。希拉克的前任米特朗则熟读巴金和曹禺等人作品的法文译本。

  中法关系如此密切,这与中国领导人如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早期留学法国有着重大的关系。

  希拉克对中华文化的态度是不是让身为华人的你感到为之汗颜呢?

(资料参考:新加坡联合早报 作者:公孙笑)

2006年5月19日星期五

UTF-8

 当你浏览中文的部落格时,发现竟是一片乱码或一片空白,那您该怎么办是好?

  别急,不慌,不是您的电脑有毛病,也不是别人的部落格有问题,而是您的语文编译器(Encoding)没有调好,或跑了位。只要根据以下的步骤调好您的语文编译器,您就能够一次过免费欣赏别人的呕心美文啦!呵呵,呵呵呵.....

  假设您使用的是微软的浏览器(Explorer):
  一、点击‘View’
  二、鼠指‘Encoding’
  三、选择‘Unicode(UTF-8)’

  什么是UTF-8?
  U - Unicode (也有人称之为Universal)
  T - Transformation
  F - Format
  8 - octet (8-bit)

  UTF-8是UNICODE的一种变长字符编码,由Ken Thompson于1992年创建。现在已经标准化为RFC 3629。UTF-8用1到6个字节编码UNICODE字符。如果UNICODE字符由2个字节表示,则编码成UTF-8很可能需要3个字节,而如果UNICODE字符由4个字节表示,则编码成UTF-8可能需要6个字节。用4个或6个字节去编码一个UNICODE字符可能太多了,但很少会遇到那样的UNICODE字符。

***************


  好学的您可以再看以下进一步的说明:

  
为什么要有编码?

  在所有字符集中,最知名可能要数被称为ASCII的7位字符集了。它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委员会(American Standards Committe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的缩写, 为美国英语通信所设计。它由128个字符组成,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0-9、标点符号、非打印字符(换行符、制表符等4个)以及控制字符(退格、响铃等)组成。

  但是,由于他是针对英语设计的,当处理带有音调标号(形如汉语的拼音)的欧洲文字时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创建出了一些包括255个字符的由ASCII扩展的字符集。其中有一种通常被成为IBM字符集,它把值为128-255之间的字符用于画图和画线,以及一些特殊的欧洲字符。另一种8位字符集是ISO 8859-1 Latin 1,也简称为ISO Latin-1。它把位于128-255之间的字符用于拉丁字母表中特殊语言字符的编码,也因此而得名。

  欧洲语言不是地球上的唯一语言,因此亚洲和非洲语言并不能被8位字符集所支持。仅汉语(或pictograms)字母表就有80000以上个字符。但是把汉语、日语和越南语的一些相似的字符结合起来,在不同的语言里,使不同的字符代表不同的字,这样只用2个字节就可以编码地球上几乎所有地区的文字。因此,创建了UNICODE编码。它通过增加一个高字节对ISO Latin-1字符集进行扩展,当这些高字节位为0时,低字节就是ISO Latin-1字符。UNICODE支持欧洲、非洲、中东、亚洲(包括统一标准的东亚像形汉字和韩国像形文字)。但是,UNICODE并没有提供对诸如Braille, Cherokee, Ethiopic, Khmer, Mongolian, Hmong, Tai Lu, Tai Mau文字的支持。同时它也不支持如Ahom, Akkadian, Aramaic, Babylonian Cuneiform, Balti, Brahmi, Etruscan, Hittite, Javanese, Numidian, Old Persian Cuneiform, Syrian之类的古老的文字。

  事实证明,对可以用ASCII表示的字符使用UNICODE并不高效,因为UNICODE比ASCII占用大一倍的空间,而对ASCII来说高字节的0对他毫无用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一些中间格式的字符集,他们被称为通用转换格式,既UTF(Universal Transformation Format)。目前存在的UTF格式有:UTF-7, UTF-7.5, UTF-8, UTF-16, 以及 UTF-32。

  
英文解说:

  UTF-8 stands for 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8. It is an octet (8-bit) lossless encoding of Unicode characters.

  UTF-8 encodes each Unicode character as a variable number of 1 to 4 octets, where the number of octets depends on the integer value assigned to the Unicode character. It is an efficient encoding of Unicode documents that use mostly US-ASCII characters because it represents each character in the range U+0000 through U+007F as a single octet. UTF-8 is the default encoding for 
XML.

2006年5月14日星期日

母亲节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就是天下所有为人子女最尊敬的女人 - 母亲的节日 - 母亲节。


  母亲节得以成为官方节日,得归功于一位美国伟大的女性——安娜·贾维思(Anna M. Jarvis)。

  母亲去世的一年后,即1905年5月9日,安娜·贾维思在教堂参加悼念活动。在这次的悼念活动中,她深深地被感动,她想,如果人人都能腾出时间来向自己的母亲致敬,那该有多美好。于是她开始以自己的私有财产大力推广她的想法,设定一天表扬普天下所有伟大的母亲。后来,她和其他人发动‘写信运动’,写信给部长、企业家、政界人士,要求国家设定一天为母亲的日子。他们终于成功了,威尔逊总统(President Woodrow Wilson)在1914年正式宣布了母亲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一起庆祝母亲节,这一天正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这就是母亲节的由来。

  其实,在这之前,母亲节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众神之母瑞亚(Rhea),她是主神宙斯(Zeus)和天后赫拉(Hera)的母亲。

  知道了母亲节的由来之后,那您知道M-O-T-H-E-R意味着什么吗?有一首诗这么说,“M”代表她赐予了我整个世界(Million),“O”意味着她正慢慢衰老(Old),“T”是她为我留下的泪(Tears),“H”指她那颗金子般的心(Heart),“E”是她盁溢着慈爱的双眼(Eyes),“R”则意味着正确、她始终是正确的(Right),把这些字母合在一起就拼成了“母亲——我的全部”。

  我与母亲的关系一向融洽、美好,甚至可以说母亲是我的精神支柱。母亲一直以来对我可说是无私的付出,牺牲了她个人的时间,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我自小就感觉得出母亲对我的爱,不过当时还小,只觉得这样的关系很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直到我上小学时,某个星期六回校上老师特别为我们安排的补习课。我依然记得那天上完补习课,老天竟下起滂沱大雨,我没有带雨伞,正发愁之际,忽见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迎着暴雨的吹袭,吃力地向我这边走来,见着了我,关怀地把伞递了给我。看着她抖缩的身子、湿透的衣裳,我的眼眶不由得的泛红。母亲不会乘搭公共巴士,她是为了我而特地乘搭巴士拿伞给我的。与母亲走在风雨中,尽管当时风强雨大,我的心却是平静与温暖的。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深刻地以心去感受到了母亲那份深切的爱。

  我曾经不只一次地对朋友说,如果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密切,那么,这个孩子肯定不会变坏,因为他在做坏事之前,一定会考虑到他这么做到底会不会伤了他母亲的心。

  今天是母亲节,我要以甄秀珍演唱的歌曲 - ‘送给妈妈的歌’祝福普天下的妈妈们母亲节快乐,并永远快乐。



寒风吹雪花飘扬,
就像冬天的故乡,
年老的亲爱妈妈,
妳要多加添衣裳。

记得过去的时光,
在妳怀抱多温暖。
希望能早日成功,
回到妳的身旁,
愿妳像松柏常青,
那样地健康。

2006年4月22日星期六

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发起

  “地球日”的发起,源于美国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Gaylord Nelson)在1962年的一个想法。

  这一年11月,尼尔森决心说服肯尼迪总统在国内作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旅行。他认为,这个做法可以使长期以来被美国政坛所忽视的环境问题得到关注。

  这个建议,最终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首肯。1963年9月,总统在美国十一个州作了为期五天的环保旅行。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次旅行并没有使环境被提到政治议程中。

  尼尔森自己也在二十五个州对各种各样的人作了有关环境问题的演讲。与此同时,人们都注意到了全国范围内的环境退化,而政治家却对此视而不见。

  1969年夏天,尼尔森在西部进行环保巡回演讲。这时,反对越南战争的游行,已经蔓延到了全美的大学校园内。尼尔森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组织一次针对环境问题的大规模游行呢?他觉得,这种凝聚了公众关注和学生热情的游行,可以使得环境问题进入政治议程。

  这个主意,有些豪赌的意味,不过尼尔森认为很值得一做。1969年9月,尼尔森在西雅图召开的一个会议上宣布,一个全国性的以环境为名义的游行,将于次年春天举行,任何人都可以参加。

  消息传遍美国,得到了热烈响应,尼尔森收到数不尽的电报,信件以及电话。

  1969年11月30日,纽约时报对此事做了详尽报道。

  1970年4月22日,全美有两千万人参加了首次“地球日”活动。

  如果没有广大民众的支持,这次活动不可能成功,因为尼尔森和他的同伴们不可能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在这么多的地方组织这么多的人。


  从这个意义来说,“地球日”活动,实际上是一次来自底层的民意的自然爆发。

  ·世界地球日史话

  1970年4月22日是世界第一个地球日。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国际性环境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创建,以及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就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在1990年4月22日地球日20周年之际,李鹏总理发表了电视讲话,支持地球日活动。从此,中国每年都进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每年的“地球日”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目前最主要的活动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国土资源部组织的纪念活动。每年中国纪念"世界地球日",都要确定一个主题。

  ·地球日之父

  “地球日”是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刚满25岁的学生——丹尼斯·海斯(Denis Hayes)在校园发起和组织的。他在今天被誉为地球日之父。 第一个“地球日”活动之后,海斯先后到史密森尼恩研究所和伊利诺州政府任职,研究制定有关能源方面的政策。以后又得到美国当时的能源部长施莱辛格的赞赏,担任了由能源部经办的太阳能研究所的所长。海斯一直从事环保活动,1988年,筹办纪念“地球日”20周年的活动,得到大多数国家和联合国的支持。

********************

  今天是地球日,我特地为地球母亲捎来了美丽的祝福。如果你也刚巧在今天生日.....哇!不得了,你好幸运哩,与地球母亲同一天生日!我也要捎给你一个温馨的祝福!

  祝地球母亲与在今天生日的幸运儿:












2006年4月21日星期五

《天方夜谭》(The Arabian Nights [Arabic: Alf Laila Walaila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你知道阿拉伯吧?

  那你所知道的阿拉伯,除了最近价格飞涨不少、居高不下得令人坐立难安的石油外,非这部经典著作《天方夜谭》莫属了。

  你有读过这部著作吧?

  那你一定很喜欢阅读。

  如果喜欢的话,那么,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你最喜欢的书有那些呢?

  在林林种种的奇幻书籍中,我最喜欢的有三部,它们分别是《西游记》、《安徒生童话集》、《天方夜谭》。

  对啦,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这部阿拉伯世界.....啊不,更贴切地说是全世界的不朽名著 - 《天方夜谭》。

  首先先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阿拉伯世界的背景知识。

  7世纪13世纪,当欧洲的科学文化还处于沉睡时期,阿拉伯文化已经显露出璀璨的曙光。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他们相互融合和影响,共同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文学、建筑等方面的成就,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天方夜谭》就是阿拉伯文化宝库的瑰宝。啊,對了,阿拉伯世界除了包括所有的阿拉伯民族之外,还包括了另一个民族 - 波斯族,也就是现正在发展核武器,导致美国恫言要向它动武的伊朗。

  那《天方夜谭》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它那奇妙动人的故事集中地反映了阿拉伯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表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智慧。

  《天方夜谭》的故事已经流传了200多年,几乎世人尽知。18世纪初,这些故事由法文译本传遍整个欧洲。这是一部包含种种高深理想的故事书,发生在一个生动浪漫的情景中。

  有一个专制君主,他每日娶一个妻子,而次日便杀死她。后来他的一个妻子便用讲故事而引起他的趣味的方法来延长她的生命。她一共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她成功了,她不但逃过一死,君主还深深地爱上了她,这些故事就是《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有我们熟悉的故事如“阿拉丁神灯”、“水手辛巴”、“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这些人物就如《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皇帝的新衣”、“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唐三藏一样为我们所熟悉。1992年,迪斯尼还以这个题材拍摄了轰动一时的动画片 - ‘Aladdin’ 哩。

  来吧!现在就同我坐上这张飞天地毯遨游在这部充满神趣的经典著作中吧!

  *后记

  在我完稿后的第二天,也就是今天,在联合早报读到了国家博物馆和新加坡电影节将在这个来临的星期六(220406)举办‘当代阿拉伯电影’讲座,以及200406至290406举办‘阿拉伯之秘密生活’电影展,电影展中将放映11部阿拉伯电影。哇!真是凑巧哩!我跟这个活动一点关系也没有哩,不过既然提及了就好人做到底,如有兴趣,可上查询。

2006年4月13日星期四

阿拉伯数字

古印度的十个数字符号


  1、2、3、4、5、6、7、8、9、0..........

  上边的是什么数字?

  对啦!就是阿拉伯数字哩。

  那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

  不,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是 ..........

  印度人!

  有否吓你一跳?很吃惊吧?!

  没错!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先发明的数字符号哩。

  大约公元前(BC)2300 ~ 公元前(BC)1700起,古代印度的居民就采用了十进位记数法(Decimal Numeration)。

  公元3世纪后,古代印度又出现了书写数字和记数法,不过常有变化。

  6世纪末 ~ 7世纪初,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才基本定型。

  后来这种记数符号被阿拉伯人略加改进并运用,然后再传入欧洲。

  13世纪初,意大利学者斐波那契(Fibonacci,Leonardo 1175 ~ 1250)所著的《算盘书》(Liber abbaci,1202,1228)中,采用了从阿拉伯人那里传来的10个数字符号,从而迅速在欧洲推广,逐渐演变为现今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这是古代印度人民对全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哩。

  你看,亚洲人是不是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