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4日星期一

依然范特西


  当周杰伦的第一张同名专辑“Jay”于2000年11月面市的时候,一时之间听得我不知所措、手忙脚乱,疾呼:“这算是歌曲乎?”

  说实话,当年听惯西洋饶舌歌曲的我,觉得华人歌手唱RAP很不入耳,也很难接受。就这样的,周杰伦被我打入冷宫,他的歌曲从来不会出现在我的歌单中。

  五年来这种情况一直没有改变,直到去年周杰伦的“飘移”出现。

  “飘移”,电影“头文字D”的歌曲,旋律好,周杰伦也‘RAP’得很棒。

  “依然范特西”,周杰伦的最新专辑于今年9月推出。

  起初我依然十分抗拒周杰伦,不过听了他与费玉清合唱的“千里之外”后,对他的看法有些改观。后来听了他的“红模仿”及“白色风车”,我竟然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周杰伦的歌曲,甚至买了他的这张专辑!

  哇噻!怎么可能?!

  听了他的这张专辑,我只能说:“棒!”

  在这张专辑中,风格依然以RAP做底,曲风则来个中西合并、古今交替。歌曲有纯中国风的“千里之外”;西洋曲风、东方情怀的“本草纲目”、“迷迭香”、“菊花台”;西洋古典与饶舌交迭的“夜的第七章”;励志成人儿歌“听妈妈的话”;曳到不行的“红模仿”;抒情浪漫的“心雨”、优美伤感的“白色风车”;听了有哭的冲动的“退后”。

  这张专辑,绝对对得起我的荷包!

  之前我曾说过,在周杰伦的所有歌曲当中,我就只喜欢“飘移”与“千里之外”。现在,我收回这句话。

  我想我会去购买周杰伦之前的其他专辑!

  什么?当真??

  连我都觉得不可思议!!!

2006年12月3日星期日

机场

*親友所乘搭的中華民國客機

  今天中午去了樟宜机场送亲友的飞机,亲友是要飞往台湾台北。

  午前又是一阵雨,动身之际,雨过天晴。

  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天气,凉凉的,酷酷的。不知台北的天气又如何?

  已有一年多没去樟宜机场,变化不大,却多了保安方面的措施。

  机场,一个欢送与迎接、泪别与重逢交替上演的地方。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有一首叫做“机场”的歌曲?演唱者为台湾的摇滚鼻祖薛岳,一位年纪轻轻却不幸患上癌症而永别歌迷的实力派歌手。

  薛岳的舞台风格奔放狂野、歌声粗犷有力,“机场”这首歌曲完全对正他的歌路 - 豪迈、激情、伤感、无奈,是薛岳的代表作,也是我当年去卡拉OK常唱的歌曲。“如果还有明天”是薛岳的另一首名曲,是薛岳获知患上癌症之后的创作,同样激情有力,也是我当年常唱的歌曲。

  “机场”,一首我非常喜欢的歌曲。纵然歌者已逝,留给我们的,却是那些美好而又值得珍藏的回忆。



作词:许乃胜  作曲:薛岳/韩贤光

耳边又传来阵阵催促的声音
我只听到彼此无言的叹息
过去的记忆是我沉重的行李
不愿带走 却也抛不去


没有安慰 不要祝福
飞向另一个未知的国度
在爱情的地图上 
我们有遥远的距离
像热带的人们
永远不懂下雪的冬季


在这分离与重逢的交集地
再见可以说得如此轻易
或许我们心中
仍然残存着期许
而爱情即将随着
隆隆的引擎声
消失无踪无迹


耳边又传来阵阵催促的声音
我只听到彼此无言的叹息
过去的记忆是我沉重的行李
不愿带走 却也抛不去


耳边又传来阵阵催促的声音
我只听到彼此无言的叹息
过去的记忆是我沉重的行李
不愿带走 却也抛不去

2006年12月2日星期六

深信不疑


  最近喜欢上了本地才女歌手蔡健雅演唱的“深信不疑”,一首很飘逸的歌曲,配上蔡健雅轻飘飘情柔柔的歌声,很有意境美。


  偶尔梦幻一下又何妨?!



深信不疑
作词:姚谦 作曲:李思菘 编曲:Adam Lee

寂寞习惯
变成自然
我走在大街上
整夜车灯辉煌


只剩思念
忽明忽暗
不再那么喧嚷
却不代表已释放


我是深信不疑的回想
爱情不是偶然
经过了多少酝酿
让我们爱得那么狂
一半甜蜜一半感伤
叹相见恨晚


我还是深信不疑的联想
分手不是必然
因为自尊受了伤
所以才会那么惆怅
久久不能忘


多少话 多少的梦想
现在还没有讲
多少年还有多少年
我才能够释放
我还是深信不疑的幻想



2006年12月1日星期五

冬降燕之谷(想像篇)




  步入十二月,燕之谷也步入了浪漫的冬季。

  冬季的燕之谷益发静谧。从高处放眼望去,群山被皑皑白雪覆盖着,仿佛披上了一件雪白冬装;山谷间的瀑布、湖水则清澈如晶,纯净如玉。如此一片空灵美景,启发了诗人、画家无限的想象空间,激发了他们无穷的创作灵感。

  覆盖在蓝色湖面的层层薄冰,颜色随着温度的转变而改变,折射出七彩幻影;晶莹剔透的瀑布激起的点点涟漪则为寂静的山谷谱上了清脆的天籁乐曲。远处的山林宛如一帘暗绿薄纱,近处的树林犹如翡翠发夹;乳燕在孤傲的悬崖鸣叫,而天空在偶尔放晴的时候显得更深远了。

2006年11月30日星期四

适者生存

  今天是我的一位本地同事任职的最后一天。

  我的公司可说是联合国,同事来自五湖四海:菲律宾、缅甸、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彼此进行着文化交流,对不同的文化多了一份宽容与敬重。


  对我而言,这是美事一桩,因为我一向对各国文化及语言兴趣浓厚,不过对一些国人来说,可能是一种竞争压力。当外国同事,尤其是亚洲同事,愿意接受更低廉的薪金以及更为繁重的工作,我们的就职机会无疑就被削弱了。

  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年代。我觉得要在环球都市保持竞争力,一切都得靠自己的能力及努力。唯有不断提升自己、工作处世态度良好,最为重要的,掌握特殊的才能,才能够逆流而上。

  而我的这位本地同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淘汰了。

2006年11月27日星期一

小雨来得正是时候


  一说起郑怡,歌迷们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位圆圆脸蛋、小小个子、歌声嘹亮的女歌手形象。对啦!这就是郑怡,一位以其嘹亮高亢歌声独步歌坛的实力派女唱将!

  郑怡的歌曲为数不多,可却是首首金曲。郑怡唱响大街小巷的“月琴”您应该有听过吧?当您初次听到这首曲子时是不是被歌者那把异常嘹亮甜美的歌声怔住?说来也许您不知,我们的歌坛东方不败 - 张清芳,当年就是以郑怡的这首曲子“月琴”击败各路英雄好汉荣登歌唱比赛冠军宝座而进入歌坛的。

  除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月琴”之外,郑怡另两首早期的歌曲 - 
“微风往事”“微光中的歌吟”,尤其是后者更是我的最爱,是我心目中永远的十大中文金曲,绝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让郑怡在歌坛名气更上一层楼的就是今天要与大伙儿谈的“小雨来得正是时候”。

  这张专辑于1984年初甫一面市,我一听之下便惊为天人,省吃俭用存了钱赶紧跑去把卡带买了回来。这张专辑的制作人是日后成为“台湾首席音乐制作人”的李宗盛所制作的第一张唱片。当时的李宗盛在音乐制作方面尚处于初步摸索与尝试阶段,但是却相当成功地捕捉到了郑怡声线中玲珑剔透、高亢婉约与清亮率直的动人一面,从而使得整张专辑让人听起来十分亲切、干净、自然。

  “小雨来得正是时候”是小虫的创作,飙高的音阶配合着平实但却情感真切的歌词,再由郑怡那高八度的嗓音唱出,顿时唱得人人皆知,歌红人也红!这虽不是郑怡最为畅销的专辑(郑怡最畅销的专辑为1988年出版的“心情”),却是1993年台湾传媒界评选“台湾歌坛百张最佳专辑”排名第30位的专辑,也是郑怡最高排位的专辑(“心情”专辑排名67)。
  在经过了岁月的剥蚀之后再重听这首曲子,我依然感动,更让我体味到舒缓简约的单纯和抛却负担的轻松 -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作詞:小蟲 作曲:小蟲 演唱:鄭怡

苦苦的这一杯酒
淡淡的没有滋味
你悄悄的就这样走
一句话都没有说
我到底是那里做错
让你如此对待我
你悄悄的离开我
可知我心已被你带走

小雨来的正是时候
代表我流不出的眼泪
小雨来的正是时候
冲淡我对你的思念

小雨来的正是时候
小雨来的正是时候

2006年11月25日星期六

雨中‘气’景

  今早须前往市区办点事儿,刚巧又有宽裕的时间,因此决定乘搭巴士前往,好好地游它一个车河。

  今天是个下雨天。

  我上了一辆双层巴士,在上层后座找了一个左右无人的座位坐了下来,掏出了我刚买的书 - 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的“那些生命中美好而温馨的事”阅读,借以打发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

  正当我沉醉在美国作家威廉姆斯●科贝尔那充满情感、优美流畅、高雅细致文笔所著的温馨小品“风中的白玫瑰”、并深被篇中小男孩的遭遇感动之际,前边却传来了极为粗声大气的对话,顿时打扰了我阅读的兴致。抬头一望,是一对中年夫妇。中年妇女向内靠窗而坐,从后而望,看不着其模样,模糊中却嗅到了那一丁点儿酸味儿,倒是那中年男子让我瞧得仔细。中年男子坐靠走道,但见他身着短裤衬衫、脚穿拖鞋,头靠向那中年妇女,并特意地抬高一只膝盖顶住前边的座背,整个身体像被掏光了骨骼似的无法支撑其重量,软绵绵地半斜躺在座椅上,全无坐姿,极尽粗俗为能事。

  打量了他们一会儿,我继续阅读。

  ..........小男孩希望能给他刚过世的妹妹买一个洋娃娃,亦希望能给他即将过世的母亲买一束白玫瑰。真挚、纯真的情感深深地被牵动着我的心弦..........

  “呐,那边!”
  “不是嘛,这边!”

  那对中年夫妇粗嗓子、漠视旁人的对话,再次干扰了我阅读的兴致。

  我的目光往他们那边扫去,但见他们比手画脚、喋喋不休地争论着,粗俗的对话听得令人厌烦,而此时,坐在他们背后的两个马来青年对他们唐突的说话也不禁相视而笑。

  不想再被他们粗鄙不堪的谈话破坏了我游车河、看好书的兴致,我索性以食指塞住右耳,再以整只右掌捂住整个右耳,做无声抗议状。

  正当我又神游于作者优美的文笔之际.....“喂,这个查某会不会当妈妈?让孩子乱按车铃,得下司机停车没人下,这个妈妈真不会管教孩子。”中年妇女扯开嗓门说道。

  原来是一个小男孩按了车铃。而此时那中年男人正做恐吓样,欲阻止那个小男孩按铃。

  “这个女人不懂怎么当人家的妈妈,哪有这样教导孩子?”那位中年妇女依然喋喋不休。“你看你看,按了铃又不下车。”

  而就在此时,小男孩的母亲一手抱了小娃儿、一手牵了小男孩举步艰难地下了车。他们的确是要下车!

  我以为又恢复了平静,哪知道那个中年妇女又口痒难耐:“哇!这个男人肯定怕老婆,帮老婆抱孩子。”“没用的啦,我就不会抱。”中年男子跟着搭腔。

  原来是一对年轻夫妇下车,而丈夫正抱着孩子下车。

  我不禁皱了一下眉头。

  捧在我手中的是作者以人性的至善至美所描绘出的引人深思的好人美事,摆在我眼前的却是一幕紧接一幕欠缺修养、只顾揭人短的丑陋行为。

  这对中年夫妇看到的尽是前边他们主观判断下别人的行为偏差,坐在后边的我则清楚地看到了他们的恶劣行径。

  我干脆别过头去,望向车外的迷人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