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包括英语,(其实大多数的新加坡人并不视英语为外语,而是把它当成本土语哩)我是在20年前开始学习外语。
当年住的是偌大的战前旧屋,有一条长廊和多间空房。放学回来,丢了书包,捧着书本,就在午后寂静的长廊猛啃外语。
当时还未有网际网络,建立一个外语环境还真费周章。把唯一的音响搬到长廊,调好外语频道便收听起外语广播。当年当然是听不懂广播员叽哩咕噜在说些啥儿,主要是让自己置身于外语环境、熟悉外语氛围。当然,我也跟着外语录音带学习。我总是把音量调到极大,反正屋子大,不会干扰到家人。
当时还把一间空房腾出来当健身房,学外语累了,就在里头健身松懈松懈;也执起画笔涂彩,竟画出了几张自己相当满意的作品。
好喜欢当年的学习环境及氛围,静悄悄的,懒洋洋的,洒脱脱的。
当年学习外语的美好感觉还在,至今心中依然有一股远走他乡的情怀,法国、西班牙、日本都是我的选择。若客观条件允许,我不排除飞去这些国家做短暂逗留学习外语。
我们华人总是背负过多的责任,东扛一些,西扛一点,点点滴滴,积少成多,折腾着自己太多的严肃,少了幽默,不像洋人潇洒成风,想飞就飞,说走就走。
当年住的是偌大的战前旧屋,有一条长廊和多间空房。放学回来,丢了书包,捧着书本,就在午后寂静的长廊猛啃外语。
当时还未有网际网络,建立一个外语环境还真费周章。把唯一的音响搬到长廊,调好外语频道便收听起外语广播。当年当然是听不懂广播员叽哩咕噜在说些啥儿,主要是让自己置身于外语环境、熟悉外语氛围。当然,我也跟着外语录音带学习。我总是把音量调到极大,反正屋子大,不会干扰到家人。
当时还把一间空房腾出来当健身房,学外语累了,就在里头健身松懈松懈;也执起画笔涂彩,竟画出了几张自己相当满意的作品。
好喜欢当年的学习环境及氛围,静悄悄的,懒洋洋的,洒脱脱的。
当年学习外语的美好感觉还在,至今心中依然有一股远走他乡的情怀,法国、西班牙、日本都是我的选择。若客观条件允许,我不排除飞去这些国家做短暂逗留学习外语。
我们华人总是背负过多的责任,东扛一些,西扛一点,点点滴滴,积少成多,折腾着自己太多的严肃,少了幽默,不像洋人潇洒成风,想飞就飞,说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