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我喜欢科学,因此,我喜欢阅读科普读物。

  不过,相较于其他人,我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算是迟了。
  
  是13岁那年。

  13岁才开始对科学有兴趣,因此,我深知体内科学基因比别人开窍得慢,不可能成为科学家或科研人员,只能成为科学爱好者。

  不过比起那些庸庸碌碌瞎忙一世也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的人来,我又算是强了。

  13岁那年,我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午的时候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傍晚的时候天空是橙黄色的?

  青涩的我没问老师、没问同学、没问兄长,自个儿往书堆里找答案。

  原来这是太阳的光与地球的大气层玩的把戏。

  太阳的光除了组合起来变成能见光的白光(黄橙红绿蓝靛紫7色组成,波光为 400 to 700 nm)外,还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及紫外线。这些颜色其实是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的一种。这些光的波光都不同,有些长,有些短,有些跑得快,有些跑得慢。红外线(Infrared,700-1 000 000nm)的波光最长,紫外线(Ultraviolet,280-400nm)的波光最短。

  地球上空的厚厚大气层是大地万物的保姆,它有效抵挡了外来物,使地球生物得以安然无恙生存下来。大气层内充斥着许许多多的微粒,它能改变电磁波的方向。

  中午的时候,阳光直射地球,此时太阳光透射地球大气层的角度最薄,因此,波光最短的能见光蓝光(440 - 490 nm)捷足先登,四处散射,把其他的光给比压了下去。黄昏的时候,阳光斜射地球,此时太阳光透射地球大气层的角度最厚,只有波光长的光抵达地球,其他的光都被大气中的微粒阻挡在外,因此,波光最长的能见光红光(620 - 780nm)才能把握天机,把天空涂上层层金碧辉煌。

*备注


1 000 000 000 皮米(pm) = 1 毫米(mm)
1 000 000 纳米(nm) = 1 毫米
1 000 微米(µm) = 1 毫米
0.1 厘米(cm) = 1 毫米
0.01 分米(dm) = 1 毫米
0.001 米(m) = 1 毫米
0.000 001 公里(km) = 1 毫米

2010年12月27日星期一

今天我种了一棵圣诞树

  今天我种了一棵圣诞树。

  圣诞前的一个礼拜,在超市买了一棵迷你圣诞树,作为屋内圣诞佳节的点缀。

  圣诞节过去了,便把这棵原本种在小塑胶盆的迷你圣诞树,移植到大花盆。

  我喜欢圣诞节,移植了迷你圣诞树,期待它长高,也期待明年圣诞佳节的到来。

  当然,选择今天移植,因为每年的12月27日对我而言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2010年12月23日星期四

雨树

  我屋后的雨树被锯了。

  星期四深夜下着倾盆大雨,一辆大型罗厘在交通灯前煞车不住,撞上了路灯,撞上了雨树,撞上了人行道,撞上了邻居的围墙,围墙上的铁枝应声而倒。唯恐雨树轰然倒下,环境部在星期五清晨派人把雨树给锯了。

  我顿时若有所失。

  记得几年前当这棵雨树移植在我家后面时,只不过一枝笔直树干,光秃秃的一片。日子一天天地过,树叶一天天地茂盛。一、二年光景,它不但长得比同期的其他雨树茂盛,也更挺拔,傲然屹立在我家后面,卓然而成玉树临风之姿。

  它也是天生的设计师。

  长于岛国,它也长出了与岛国一般模样的形状:但见树冠南北短东西长。如果树也能以职业分之,那这棵雨树无疑就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了!只不过它是在大自然中浑然生成的艺术家。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它茂密的树叶为忙碌了一天的嘤嘤啾啾提供了一夜的宁静与憩息。

  我总喜欢在窗前看它,看它的美,看它的神,看它的傲。看它在风雨中摇曳出一脸的坚强,看它在阳光中舞动出一身的飘逸。不屑于在它五十呎以下之庸俗世界,却憧憬于在它顶上的无限深邃。

  正当它更欲伸展探索无垠之际,一场意外使它匆匆结束,终止了它蠢蠢欲动的生命,停止了它对未来的进一步窥探。

  人有其命,树亦有其命,万物皆跳不出冥冥天机,无论这天机是自然的规律或是人为的因素。

  纵然再美好,一切终究归于平静。

  树已不在,我的心中,它还在。

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

清晨推窗

  清晨推窗,推开了心中沉淀一夜的晦气,也推开了屋内积攒一夜的闷气。

  朝阳还未升起,小窗凝结了一夜晶莹的水珠。轻轻推窗,不小心推醒了它,滑落了草地一声声滴滴小语。

  灯柱旁的小树橙黄之中婆娑一身绿衣,微风中抖落几缕飞絮,偶尔几只乌黑曼妙掠影,凉凉是我的心,轻轻是你的影。

  梳洗完毕,面向东方的小窗这时迎来了晨曦里的第一道金色阳光。摸上了这把不大不小的年纪,对这个世界,心有点冷,洒满房内一地的温暖灿烂,沐浴其中,感觉心对冰冷世界依旧的跳动。

  雀跃地向外探望,雾气已消。一树的啾啾啁啁,三三两两早起的人儿,上班的上班,上课的上课,上市集的上市集,活络了屋外幽静小径。

  舒展一下筋骨,告诉自己要以愉快的心情开始崭新的一天。

  临出门之际,关上了窗。

2010年5月30日星期日

美味鸡




  我这个人很矛盾,最喜欢的宠物是鸡,最喜欢吃的肉类也是鸡,这和新加坡的语言情况很是相似,人民70%以上是华人,国语则是马来语,最重要的语言却是英语。

  新加坡人嗜食鸡肉。根据1998年新加坡人的食物每年人均消费(Annual Per Capita Consumption)统计,鸡肉为32kg,鱼肉为26kg,猪肉为23kg,牛肉为3kg,羊肉为3kg,鸭肉为3kg。不只新加坡人,正确的说法应为华人是个爱吃鸡的民族,“无鸡不成筵”就是华人对吃鸡情有独钟的生动描述哩。

  说起吃鸡,不得不提新加坡的海南鸡饭。海南鸡饭与辣椒螃蟹及沙爹在民间普遍上被视为是新加坡的‘国菜’。有朋自远方来,好客的新加坡人一定会带他们穿街走巷,好好品尝这三道狮城美食。

  其实鸡可以烹制出各式各样的美食,样式之多堪称所有肉类之冠。除了大家喜爱的海南鸡饭之外,还可以做出炸鸡、烧鸡、烤鸡、炖鸡、盐鸡、叫化鸡、药材鸡、人参鸡、酱油鸡(鼓油鸡)、咖喱鸡等等,当然,还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肯德基家乡鸡哩,道道美味,盘盘精采。

  在这么多鸡之美食当中,燕子最喜欢的并不是知名度最高的海南鸡饭,也不是最受小朋友喜爱的肯德基家乡鸡,而是较鲜为人知的豆油鸡,这应该是一道广东美食哩。

  小时候某个星期天的早晨,在爸爸的连哄带骗下,我跟着爸爸去了他位于小坡陈桂兰街(Tan Gui Lan Street,俗称桂兰巷,陈桂兰是早期本地的大富豪)的小店‘上班’。午休时刻,爸爸带着我到附近的路边摊填饱已饿得咕咕叫的肚子。严格来说,我们光顾的摊子并不算是路边摊,它其实是一间店,只不过是桌椅大都摆在露天的马路旁。那一天爸爸叫了一碟豆油鸡让我配饭吃。豆油鸡端上来时,看它一碟黑褐黑褐的,不过闻起来可真香哩。我夹起了一块往嘴里送.......hmmm.......味道甜甜香香的,浓浓稠稠的,在嘴里咬嚼,真有口感,吃了很有实在感,也好有满足感,我竟罕见地把整碗饭给吃个干净,那还不够,再来一碗,也吃了他个一粒不剩!从此,爸爸不必哄我,也不必骗我,反倒是我哄骗爸爸每个星期天带我上班去骗食骗喝。

  那么豆油鸡怎么制作?那还用说,当然是豆油和鸡啦,至于其他配料.......不好意思,我只会吃,不会煮。

2008年12月1日星期一

十二月的雨

  十二月的雨好多、好冷。

  为什么十二月的雨明明就不是清明的雨,却带给我缕缕窒人的愁绪?

2007年12月28日星期五

行业败类

  『师之所以为师,言必出于道,行必出于道,教必出于道』作何解?

  这句出自明代薛瑄《送礼节文分教徐州序》的句子是说老师之所以能为人师表,是他的言谈必然出自道德,他的行为必定符合道德,他的授教一定依据道德。

  最近本地发生一起中学男教师非礼10多位男学生的丑闻。

  电视画面上被控上法庭的男教师文质彬彬,一表人才,左看右瞧,实在窥不出他竟干下此等猥亵之事,叫人大跌眼镜,可见人不可尽貌其相。

  这是一起孤立事件,可却为本地的教育界蒙上了一个小污点,其任教学校之全体同仁及校誉更是遭池鱼之殃,声望蒙羞、受损。

  他是教育界的败类。


  从事具备高尚情操工作的人,普罗大众对他们的道德要求自然会更苛刻,他们也清楚知道本身所肩负的社会使命。

  请别从事与本身道德修养不相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