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6日星期日

真實的面孔


  最近台灣的壹周刊找到消失歌壇9年的陳淑樺,不但訪問了她,還刊登了她的近照。

  這些近照,不只讓我震撼,也讓所有關心陳淑樺的人震撼。

  一時,這些照片占据了几乎所有八卦刊物的頭版。更有甚者,某些娛樂電視台翻出了陳淑樺早期年輕貌美的照片与現時的這些照片對照,借以八卦一番,炒新聞,制造話題,提高收視率。

  看了陳淑樺面容憔悴的照片,我很心疼。

  畢竟,她曾是我的偶像。偶像的形象應是永恒美好的,怎能讓他人如此糟蹋?

  陳淑樺都已离開歌壇9年了,現可說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市民,再說這几年來她所承受的問題更讓她心力交瘁,容顏蒼老自不在話下。

  這些照片,對我而言,并不是陳淑樺真實的面孔,因為拍攝這些照片時她心中有所牽挂,不是她原本純淨的心。

  訪談中陳淑樺透露她考慮出版宗教音樂專輯。

  這讓我期待,也讓我欣慰。

  以無盡的愛等待陳淑樺的复出,期待她真實的面孔。



2007年5月4日星期五

首得惠 Shop n Save 的“省省省”译文

  若译文涉及消费者的利益,那么,翻译便是一项重要的商业责任,对于多语言的新加坡尤其如此。

  对消费者有责任感的商家,会重视原文翻译,力求准确,以不误导消费者为前提。

  首得惠 Shop n Save 商店推行的“省省省”收集印花换取礼券的活动,印花收集卡上的中文翻译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请看英文原文:(红色部份为卡上强调的字句)

  The 12 stamps collected MUST be from the same month. Exchange the completed card with stamps of the current month within the same month.

  再看中文译文:

  收集的12枚印花必须属于同一个月份,只要在同一个月份内收集满相同的印花于一张卡便能换取礼券。

  译文“于一张卡”是欧式句子,不过,这是小问题,不致于误导消费者,最大的问题是译文并没有把“Exchange the completed card with stamps of the current month within the same month” 之“within”的含义译出。“within”在这句子中是关键字,具有时效使权约束力。若顾客只看中文译文,会误以为只要在同一个月份内收集满相同的印花便能随时换取礼券,而不知道过了这个月份换取礼券是无效的。


  改译:

  收集的12枚印花必须属于同一个月份。在一张卡上收集满同一个月份的印花,并在该月份换取礼券方为有效。

2007年5月3日星期四

卖齋食老妪

  我工作地点的餐室有一个齋食摊,摊主是一名老妪。

  叫了相同的齋食,她有时算我两块,有时算我两块二,有时算我两块七;叫多一样齋食算我两块半,叫多了齋却算少了钱。多给了钱等她找,她没看就说谢谢,我就当着给她的是齋食的价也没向她要。

  光顾她的摊子,她总向我说谢谢,谢谢我支持她。我则谢谢她售卖的美食。

  看着她布满皱纹慈祥的脸孔,看着她用那颤抖的双手为我夹起所点的齋料,我脑海中立刻浮现了许多熟悉而又慈祥的面孔,心中有些莫名的感动。

  问她几岁了?她告诉我说已经78了。

  问她为何不把生意交给儿子或媳妇?她说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

  接着告诉我她卖齋食已经30多年了,在这儿摆摊子也有20多年了。

  临走前问我是不是吃齋的?

  我回说不是。

  她指着我刚打包的齋米粉说吃那包齋食不容易,一个人若无怜悯之心,是连一口都咽不下的。

  我不禁莞尔。

  我偶尔吃齋食并不是为了不杀生,而是齋食真的美味,不过对于把齋食做成肉食的模样来吃就不认同了。

  既然要吃齋食就应吃怜悯众生上的齋食,吃人道精神上的齋食,绝不眷恋肉食的美味,绝不执著肉食的诱相。

  心要清,要放下。

  肉食再怎么美味终究是动物的遗体。

  一想到这,我有些儿难以下咽。

2007年5月1日星期二

蜘蛛奇侠 SpiderMan 3


  SpiderMan 系列电影,有人翻译成蜘蛛人、蜘蛛侠,我则喜欢把它叫作蜘蛛奇侠,因为它够传奇,不是么?

  被蜘蛛咬了一下,蜘蛛基因与人体基因相混合而成为具有超能力的蜘蛛人,从此在城市中飞檐走壁,锄强扶弱、消害灭恶,成为正义之士。

  我想也只有 Peter Parker 这么一位拥有赤子之心的人被咬了才会成为蜘蛛奇侠。若是被咬的是心术不正、误人子弟、滥竽充数、假慈悲的中年穷酸教师,或是白天是为男人女人伸张正义的女律师,晚上则摇身一变,甘心堕落成为免费满足男人兽欲、性玩偶的淫荡娇娃,不一命呜呼才怪。

  此类人没有坚强的人生信念,对败坏诸事没有免疫能力。

  自从2003年第一次带母亲去看了第一集后,2005年我又带母亲去看了第二集。我很惊讶发现,母亲看得比我还投入。听说第三集更棒,是三集中最精采的,某些画面10年后或许会成为经典。

  我是蜘蛛奇侠的超级影迷,又怎会错过于今日上映、万众期待的蜘蛛奇侠第三集呢?

2007年4月30日星期一

情系大巴窑

  我搬了好几次家,却从未搬近大巴窑。

  倒是我踏入社会工作的第一间公司搬离旧址后挨近了大巴窑。

  我工作的第一间公司所处的行业,是日本以外亚洲最大的公司,鼎盛时期,员工多达5、6百人。

  当时年轻容易结交朋友,加上有这么多同事选择,因此,很快的便有了一班死党同事朋友。

  最知心的朋友总是在我们青涩岁月结识的。

  大巴窑就是我们这班死党最常活动的地方。

  每逢周末,我们都会在大巴窑联络所打羽球,打完球,就去附近的泳池游泳,游完泳,就去附近的戏院看戏。当时大巴窑有两间戏院,一间是大巴窑戏院,另一间我忘了名字,应是‘皇’什么‘宫’什么的。许多90年代的华语佳片我都是在这两间戏院看的。

  当时大众书局也在大巴窑开设了全岛最大的 CD Rama,我当时也买了好多迄今我依然收藏的CD。

  就连我们一星期三次的跑步活动,都是在大巴窑附近的麦里芝蓄水池进行的。

  只有当时我们常去的卡拉OK不在大巴窑。

  还记得70年代末期的儿童连续剧“家在大巴窑”吗?我可是与这部剧一起成长的哩。

  大巴窑 - 当时新加坡最大的卫新镇(新加坡的第一个卫新镇为女皇镇),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后,已逐渐褪色。随着新加坡建屋局在那儿设立总部以及重新发展,它是否能恢复往日的光彩?

2007年4月29日星期日

乌节岁月

  旧居离新加坡最耀眼绚丽的街道乌节路不远,就只隔着一条马路。

  70年代初期,日本财团在新加坡开设了全岛最大的超级百货商场八百伴,就在现今的乌节狮城大厦内。

  同学在我面前口沫横飞地描绘八百伴有多大就有多大。

  她住得老远,却比我这个住得超近的人早去了八百伴。

  八百伴有个偌大的玩具部门,售卖的都是当时最受宠的电动玩具。与小邻居结伴前往,总爱走繁忙乌节路后边的幽僻小径。这里是另一番天地。有一道大水沟,水中有许许多多七彩神仙鱼,俗称‘龙沟鱼’。我们从未下水沟捉鱼,因为附近国泰戏院旁就有5、6间观赏鱼商店,那时我养的观赏鱼都是在那儿买的。这幽僻小径还有一丛挨着一丛的小树林,我们都爱在那儿捉小蜘蛛来打斗比赛取乐。

  八百伴,听起来好遥远,感觉上却是好贴近的名字。

  我的第一件牛仔裤就是在八百伴买的。

  90年代初期,我常去那儿买电器用品。

  90年代中,八百伴结束营业,接着狮城大厦大事翻新,现以焕然一新之姿耸立于乌节闹市,迎接络绎不绝的人潮,人来人往中,它并不落幕。

  八百伴却已销声匿迹。

2007年4月28日星期六

芽笼芽笼

  由于工作地点的关系,若非因事改道,通常我都会取道芽笼前往公司上班。

  整个芽笼区可说是新加坡仅有的6、70年代街景的缩影。

  从城市购物中心(City Plaza) -- 即巴耶利峇地铁站开始至人民协会这短短的1公里路程,相当完整地保留了新加坡上个世纪6、70年代的风貌。

  但见沿途旧屋、店屋、教堂交错间隔,两旁不同国籍人士融合交汇,行色匆匆,赶路的赶路、吃早点的吃早点、工作的工作,交织成国际大都市的景象,最能体现新加坡一贯以来多元种族的特色。只不过太过随性,难免霸道而出轨,把马路当成自个儿家后院的小道。

  说来还真奇怪,过了巴耶利峇地铁站后,这早晨闹市中的繁忙街道,交通情况却是顺畅无比。宽敞的道路笔直通往迷濛宁静尽头,沐浴在朝阳旭日撒下的幽幽淡黄金光,一路上说不出的温暖畅快。

  有些儿脏乱,却是脏中有美、乱中有序!

  而晚上又是另一番灯红酒绿的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