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生活小语”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生活小语”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06年9月22日星期五

中秋随笔




  步入农历8月,整个感觉顿时浪漫起来。

  这个月有个我非常喜欢的节日 - 中秋节,一个常引起我无限遐思的节日。

  年幼时逢中秋必提灯笼,与小邻居们提着灯笼到处撒野。过后聚集一块,品尝月饼,而老邻居此时必会沏壶茶,为我们几个小瓜助兴。大伙嘴里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谈笑风生、一边遥望悬挂夜空的明月,小小心灵最希望能够见着嫦娥、吴刚、玉兔、桂树,而青涩脸蛋上尽是喜悦之情。

  说起月亮,小时候大人曾说不可以手指月亮,不然晚上睡觉时月亮会下凡来割我们的小耳朵。如果隔天耳朵真的抓痒,就会被朋友们揶揄一番,说是昨夜儿一定手指了月亮。

  我依稀记得有一位女歌手名为李佩菁,她有个美丽的外号‘月亮歌后’。很小很小的时候曾听过她的一首歌曲“我爱月亮”,好像是这样唱的‘在一个风雨的夜晚,我正在回家的路上,那风雨打在我脸庞,有一个念头跑进我心坎,假如我是一个月亮,我愿意高高挂天上,发出那耀眼的光芒,照进了你我的心房’,后来彭佳慧也曾唱过此曲。

  在有关月亮的诗词之中,我最喜欢的为宋朝词人苏东坡(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我小学时就会背,觉得词中描绘的意境好美: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邓丽君与王菲曾先后演唱这首由梁弘志谱上曲的宋词。两位天后演唱的版本我都喜欢,邓丽君的版本温柔婉约,王菲的版本则轻柔飘逸,而这首曲子,也成为我每年中秋佳节必听的歌曲。

2006年9月10日星期日

科技梦魇


  这几个星期我与另一位同事被调派到另一间公司学习一组软件。

  这一组软件我以前是蛮熟悉的,不过这2年半来不曾动过它。这次再与它续缘,竟如同陌路人,乃因它升级不少,功能增多了,操作方式不同了,连带它周边的应用软件也升级不少。

  一时之间我无从适应,有些儿鸡手鸭脚!

  有道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与它何止是隔了三秋!科技的发展真是一日千里,才不过2、3年光景,这组我曾如此熟悉的软件竟变得如此陌生,甚至有些儿面目可憎!

  怪不得有些人对科技有恐惧感,实乃科技的发展步伐太快,快得令许多人措手不及。但科技的发展也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现今我们的生活根本难脱离科技。因此,许多人对科技可说是又爱又恨,矛盾之极。

  当初抽水马桶面市时,许多人都不敢用它,深怕被这个大嘴怪物给生吞活咽。恐怖电影的画面如怪手或妖怪从抽水马桶中突然出现,然后把人整个拖进马桶,或多或少反映了人类对科技的恐惧。

  科技的迅速发展也粉碎了人类的千古传说。

  华夏子孙相信在月亮里有座广寒宫,里头住着嫦娥。月亮里头还有一棵桂树,一个名叫吴刚的男子日夜不停地在砍伐着它,他身边还有一只玉兔作伴。而随着美国太空人于1969年成功登上月球,我们的神话也随着画上休止符。

  虽是如此,科技确是实实在在提高了人类的生活品质。其实,科技不但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甚至加速了人类的进化。

  从10万年前智人(现代人的共同祖先)走出非洲开始至5千~2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结束,人类的进化相当缓慢,而这500年间(我以哥白尼于1435年提出的日心说为起点),尤其是这100年内(从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狭义相对论开始),科技的发展更是日奔千里,例如现在人类已经飞向宇宙,若干年后或许我们将会进化成宇宙人,在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自由来去,个个是宇宙飞人,这在1百年前简直是天方夜谭!

  其实科技的发展并不只是出于人类改善生活的需求,也是出自于人类对所处世界的好奇心及探索。人类要立足于这个世界,就必须不断地从生活中去实践所累积的知识,而科技的发展则是有系统地协助人类去达成这个目标。总体而言,科技的发展是利多于弊的,科技发展的本质是服务于人类的,这完全视人类如何妥善地运用它改善生活、探索世界。

  鉴于以上的想法,我决定啦,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成功驾驭此组软件。

  而你呢?嘿嘿,小心抽水马桶!

2006年8月30日星期三

  我喜欢观看100米男女赛跑,小时候也热衷短跑。长大后我则喜欢上了考耐力的长跑。

  在前公司任职时,常与同事们相约长跑。长跑之前定须有所准备,我们几位年轻小子跑了多家运动用品专卖店,买了运动衣、运动裤、运动鞋,甚至运动袜子,数不尽的青春活力。

  我们最常跑步的地方是麦里芝蓄水池公园(MacRitchie Reservoir Park),一星期有时跑两次,有时跑三次,视天气、工作而定。跑累了就坐在蓄水池的行人木桥上,在昏黄暮色、徐徐轻风吹拂之下望着一池金光粼粼谈天说地。有时则在蓄水池边的小餐室,点了饮料、零食,在虫鸣卿卿之中谈工作,谈生活、谈理想、谈未来。

  麦里芝蓄水池那个地方曾是我尽情挥洒青春的地方。

  我们也曾转移长跑地点。另一个我们常去跑步的地方是滨海广场(Marinal Square)旁边的沿海小道。我们从滨海广场起跑,途经新加坡南部沿岸风景、尼浩大道(Nicoll Highway)、独立桥(Merdeka Bridge) 、体育场林荫道(Stadium Boulevard),直抵新加坡国家体育场(Singapore National Stadium)。长跑完毕就在新加坡体育馆对面的肯德基家乡鸡或麦当劳餐室点了美食,一边吃喝、一边聊天,那儿曾留下我们青春、美丽的笑语。改天如果你去那儿小吃,而那儿的侍应生还未辞职,你可以向他们打听若干年前是否常有几个作运动装扮的年轻人常光顾他们的餐室。跑步完毕,时间还早,有时我们还会去新加坡体育馆对面的加冷乐心宫(Kallang Leisure Park)的保龄球馆玩它几个回合。

  我也曾独自一人长跑。我曾一个人以滨海广场为起点,跑了30分钟直抵丹戎加东老家。我享受独跑的感觉,有时一个人真好!

  如今同事散了、心境变了。

  现在我偶尔也跑步,不过距离缩短了,跑步的地点也换成了我家附近的寂静小道。

2006年8月24日星期四

小飞侠




  在所有的奥运项目中,我最喜欢观看的项目就是100米男女赛跑,因为够紧张、刺激!

  现今男女短跑100米的世界记录分别是牙买加男飞人阿萨法·鲍威尔(Asafa Powell )于2004年6月14日雅典奥运会大决赛所创下的9.77秒(美国短跑名将加特林Gatlin于2006年5月12日在多哈比赛中跑出平世界纪录的9秒77成绩因为在今年4月的一项比赛中尿检呈阳性反应,他平世界纪录的资格可能被取消),以及美国女飞人弗罗伦斯·格里菲斯·乔依娜(Florence Griffith Joyner)于1988年7月16日汉城奥运会半决赛所创下的10.49秒。

  哇噻!好快是不?鲍威尔有信心再缔造男子100米世界纪录,不过依我看来,女子100米世界纪录应是遥遥无期。

  其实小时候的我很会跑,而且跑得蛮快的,也很喜欢与人赛跑。每当上体育课时,我最是兴奋的了,因为我的那位体育老师最喜欢安排我们赛跑。

  “预备.....跑!”

  老师一声令下,我如脱弦之箭,疾冲而去!

  女同学们都说我跑得就如飞的一样,是小飞侠(Astro Boy),听得我飘飘然。

  在学校跑得不够,到了家还强逼邻居与我赛跑!

  后来因为兴趣转移,加上专注于功课上,渐渐地就对赛跑的热忱减退了。

  有些遗憾从未代表学校参加田径赛。

  但是却在社会上工作时得到了些许补偿。

  话说公司好举不举,竟然举办运动会!我好久没跑,只报名了男子4x400接力赛。哇!还‘宝刀未老’得了个亚军,了了一樁从小的心愿!

  由始至终我还是热爱赛跑的,因此奥运期间,我会很忙,‘追跑’哩。

2006年8月22日星期二

真是个虎落平阳被犬欺乎?

  我认识的一个人,多年来一直向我抱怨他是如何地被同事欺压。

  他原本是在一家公司担任高职,1997年的金融风暴迫使他不得不离职,不久便加入了现在任职的公司。

  刚加入那家公司时,理所当然地必须从头做起,可是他放不下从前的身段,认为现任职公司的同事资历都比他浅,不大愿意听取他们的工作指示,因此与他们的关系不十分融洽。

  他曾多次向我抱怨他的处境,并说他这种情况是‘虎落平阳被犬欺’。起初,我不断地鼓励他,并认为他的确是有那么一丁点儿怀才不遇,可是多年来,他一直重复这个调调,就拿昨天来说吧,他又向我投诉他上司与同事的不是。其实最近几个月,我已开始对他的抱怨无动于衷,并觉得问题或许就出在他自己身上。

  当真是一头老虎,会被一群犬子欺负这么久乎?当真是一头老虎,难道许久都无能力在小犬群堆中扭转乾坤乎?恐怕他的情况根本就不是什么虎落平阳被犬欺,而是扮猪食老虎吧?

  人一旦舒适惯了,总是不自觉地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从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看不清楚自己的不足。

2006年8月9日星期三

生日快乐!

  今天是新加坡共和国的国庆日,也就是我的国家的生日。

  今年8月9日这一天,是新加坡的第41个生日。时光犹如白驹过隙,只一瞬间41年就这么过去了。

  这一路走来很不容易!

  从书本上看到41年前的今天,李光耀总理(现为李光耀资政)宣布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的那一刻,一时感触良多,不禁流下眼泪。新加坡地小人少,缺乏天然资源,四周被回教国家围绕着,处于这么一个敏感地区,若是外交事务处理不当,经济策略制定错误,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当时无论从地理形势或经济前景来看,生存条件都相当严峻,前景很不明朗,李光耀总理因而有所感触,流下了令人动容的眼泪。

  令人欣慰的是,在新加坡政府的领导及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下,我们一起度过了建国的41个岁月。这41年来诸事并非一帆风顺,但无论国内外发生什么状况,政府与人民始终都是在同一条船上,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同舟共济、努力不懈地颠簸前进,划向一片海阔天空。

  摊开世界地图来看,新加坡只不过是一粒毫不起眼的小红点,但任何东西的价值并不在于其体积的大小,而是它所能够做出的贡献。希望新加坡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光发热,民、政一心,共创另一个辉煌的41年!

2006年8月6日星期日

慈母手中线




  今早裤子的钮扣松脱了,本想自己缝补回去,可是母亲坚持要帮我缝补,拗不过她,只好让她了。

  看着她架上老花眼镜,相当吃力地一针一线来回缝补,心中有种难以言喻的感动,眼眶不禁泛红。

  小学时曾读过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当初朗读这首诗时就很能体会诗中的意境,觉得这首诗很温馨感人。实际上,我一直觉得世上所有母亲为儿女缝补衣服的画面都很温馨感人。

  小学某天上体育课时,级任老师要我们做立定跳远,轮到我时,纵身一跳,校裤‘啪’的一声竟裂成一个大洞,级任老师赶紧把我带到教师专用的厕所,吩咐我把裤子脱下,好让她缝补。级任老师并不是我的母亲,可是她一向对待学生犹如她的子女,因此,我们那班同学一直都很尊敬她,即使事隔多年,我也没有忘记她那慈祥的笑容。

  “好了。”母亲把裤子递了给我。

  接过了裤子赶紧跑上房间,不想让母亲看到我眼睛湿了的模样。

2006年7月30日星期日

我曾有位韩国笔友

  我曾交过一位韩国笔友,你道是谁?

  这位笔友可不是通过email交往的笔友,而是通过笔、信纸、信封、邮票交往的笔友哩。

  当年刚服完兵役,闲着无事可做,随手翻阅杂志,就这么地翻到了笔友征栏,就这么地随便瞧瞧,就这么好玩地把表格寄了出去。没几天,竟收到了许多来信,有男有女,不过以女性居多,其中三位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第一位是位刚踏入社会工作不久的女孩。我可不是随便给陌生人电话的男孩,可是与她通了二封信后便交换了电话号码。当晚打了通电话给她,聊了什么我已不记得了,但是对于她赞美我的声音好听这件事,至今我还记得非常清楚哩。

  第二位是位中四女生,信中她告诉我知道我住在哪儿,因为她每天都会经过我家门口,因为她的学校就在我家旁边,在我的征友启事上了杂志后,每当经过我家门口都会往屋内望,害得我从此把房门深锁。

  第三位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角,是位男生,韩国人。你道他是谁?在第一封自我介绍的来信中,他告诉我他是本地新传媒艺人金银姬的弟弟,19岁,(姐姐和弟弟的年龄相差好多)懂得韩文、日文、中文及些许广东话,就住在我家附近。我们通了二封信,他便说要送我一辆脚车,要求送到我家并与我见面。当天约定时间一到,他果然推了辆脚车来我家。他的人长得高高痩痩的,头发短短的,一眼就可看出他是位韩国人。

  他很亲切,我们无所不谈。可能是身在异乡的关系吧,他急着结交朋友,因此我们时常相约骑着脚车穿街走巷。他会说4种语言,可是却不懂英语。有一晚与他通电话,我跟他闹着玩的跟他说着英语,他叫我别再说英语,再说他就要挂电话了。我存心逗着他玩,依然跟他说着他听不懂的话,他说如果我再说英语,从此不再与我见面,他是认真的。我以为他是在开玩笑,依然说着英语,一句话还未说完,他马上把电话挂了,从此真的不再来电话,而我也没再打给他。

  年轻的岁月很好玩,也很有趣,很值得回味。闲暇的时候坐下来想想,还真会为了当年的青涩与纯真‘嗤卟’一声笑了出来。

2006年7月26日星期三

唯一的不变

  这世上唯一不变的东西是什么?

  浪漫的人会说是爱情,现实的人会说是金钱,唯美的人会说是钻石,而实际上,世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

  世上哪有东西是不会变的?每一样东西都在变,分别只在于速度的快慢,我们是否能察觉出来而已。

  既然变是自然的定律,这世上的东西没有一样可以幸免,那么这世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

  很抽象吗?想一想吧,最终你定能悟出个中道理。

2006年7月23日星期日

对庸俗评价之看法

  “他比你强。”

  我们常会为了别人这么随意的一句话而耿耿于怀。

  实际上,有这个必要吗?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这句话并不是对我们表现的正式评估,这只不过是他人的个人意见,相对而言,一点意义也没有。更为重要的是,随口评论你的人的程度达到了怎样的一个高度?会不会有所偏差?也就是说,他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分辨好坏?打个比方,一个只有小学程度的人,他怎么看也看不出一位大学生所写的文章之妙处,他只有能力欣赏与他程度相若的人所写的东西。

  再打个比方,最近所流行的电话投选偶像节目,很大的程度上,能够进圈的并不一定是那一组中最优秀的,这是因为多数的民众都是平庸、盲目的,独具慧眼、理智的人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不断上演的历史事件中得到充分的证明。就以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来说吧。在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的“天体运行论”(拉丁文: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之日心说理论的基础上,伽利略于1632年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Dialogue Concerning the Two Chief World Systems: Ptolemaic and Copernican,拉丁文:Dialogo sopra i due massimi systemi del mondo, tolemaico e copernicano)这本书,书中以数学及科学的数据排除众议支持日心说,结果被当时强大的宗教势力迫害而遭软禁。再回到正文来,获得观众支持的并不表明他们是最好的,充其量他们是较受欢迎罢了。再来,龙虎榜的榜首歌曲、最卖座的电影、最畅销的书籍、最多人点击的网站,只能够说明它们较通俗易懂,更为被一般人所接受。

  世上的任何国家,平庸的人总是占多数,因此,你不必太在意一些表象,除非你真的是糟糕透了,否则你是应该按照着自己的意愿去完成你人生一篇又一篇的精采文章、抵达人生一个又一个的辉煌驿站。

2006年7月21日星期五

难忘丽的呼声

  前天在报上看到了新加坡有线电台丽的呼声的消息。

  据报导,丽的呼声将借助数码化的广播技术(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DMB-CA),呈献许多第一次在新加坡,甚至在全世界开播的新频道,这包括了:

  *世界第一个每日24小时的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电台广播
  *第一个在新加坡广播的BBC(英国广播公司)华语和广东话节目
  *世界第一个每日24小时的西洋歌剧频道
  *新加坡第一个每日24小时的家庭与亲子节目频道,其中的教育部分  的内容是与教育部合作
  *新加坡第一个校园广播频道,为学校和师生提供空中学习的空间
  *爵士频道
  *艺术歌曲频道
  *60年代至80年代的流行英语歌曲频道

  这的确是令拥护它的听众雀跃万分的好消息!

  丽的呼声,我童年的广播良伴,曾伴我走过许多美好时光。

  记得在童年旧居,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扭开丽的呼声,让悠扬乐曲、生动故事,伴随着我完成我的小学功课。

  丽的呼声有两个电台,金色及银色电台。金色电台主要是播放华语节目,而银色电台则主要是播放英语节目。那时丽的呼声的广播员,声音动听,华语标准,措辞准确,绝不是现在新加坡无线电台那些浑水摸鱼的三脚猫广播员所能相提并论的。丽的呼声当时所播放的歌曲,也绝不是现在那些荒腔走调的歌手所唱的那些不知所云的歌曲所能比拟的。那时的娱乐设备虽不先进,可是水准却比现今更为优秀。

  丽的呼声就这样陪着我度过了我快乐的童年时光,一直到我搬家为止。由于新家住区没有装置丽的呼声所需要的电线设备,我们只好停止续订。

  现来谈谈丽的呼声的历史。(转载)

  丽的呼声一直是时代的呼声。1920年代广播业在英国刚开始的时候,丽的呼声(REDIFFUSION)这个名字就已经是时代的先驱。二次大战期间,丽的呼声肩负起协助盟军对抗法西斯阵营的神圣任务,在胜利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后,丽的呼声迅速向英国殖民地扩展业务,为全球各地的人民提供优质的娱乐和知性节目,也为世界提供了当时最先进的音乐和广播形式。

  丽的呼声是新加坡自1949年以来仅有的有线电台,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新加坡唯一的商业电台。

  丽的呼声现在将世界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的“限用式全国数码广播服务”(Conditional Access Nationwide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Service)带进新加坡,成功转型为二十一世纪的媒体公司。这项数码多媒体广播技术,让声音可以以最清晰的CD素质,传递给无线的丽的呼声接受台,随时随地让订户都能接收到高水平的音质。

  媒体发展管理局已颁发执照给丽的呼声,为全国提供约20个数码广播频道。丽的呼声总裁陈建南说:“我们很希望将其中一个频道用作教育节目的平台,和工艺教育学院合作,为新加坡的年轻人服务。这个频道的目标是为工艺教育学院学生创造媒体运作的经验和技术,进而为年轻国人提供更精彩、贴心而能启发智慧的内容。”

  丽的呼声最新介绍的数码广播,无需电缆传讯,订户只需将丽的数码播音箱电插头,插入电流插座,扭开播道便能收听到清晰的丽的播音。丽的呼声每个月的订户费是15元,订户可以收听到丽的呼声的10个频道,及新传媒电台的14个数码频道。有关丽的呼声的详情,公众可以上网:

2006年7月13日星期四

韩国明星足球队


  亚洲足球队在这次的世界杯中全军覆没,球场上任人宰割,成绩惨不忍睹。

  比起4年前借主场之天时、地利、人和打败各路过江龙的辉煌战绩,这一届却惨遭滑铁卢,昔日的国家英雄全被打回原形,处境尴尬之极,无脸见江东父老。

  4年前被过度吹捧的韩国队,更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万番滋味在心头。

  南韩国家队员,怎么比,还是比不过自家的韩剧偶像,人家裴勇俊只要一部‘冬季恋歌’便打遍天下无敌手,财源滚滚进口袋。韩国的国家足球战士,球场上拼死拼活,一打不进复赛,个个就死晒,马上受到各路环肥燕瘦的唾骂,甚至有遭唾弃的危险!

  我突发奇想,要是由燕子来当韩队教练,并召集一批有卖相又有号召力的韩国男星组成一支韩国明星国家足球队,那所到之处,必定掀起万丈涟漪,搞得众女春心荡漾,春叫连绵!到时就不知道是众女看男星踢波抑或男星只见观众席中一片波涛汹涌!即使韩队失利,爱韩国俊男成痴的众女见着一众俊男黯然神伤的样子,必定会更加怜惜,失魂落魄地发挥她们天生的伟大之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以爱来包容她们的心肝宝贝!

  这支由我调教的韩国男星国家足球队,姑且称它为“甜心韩国国家足球队”,球员嘛.....经过一番筛选,遂列出名单如下:

  教练 :李飞
  队长 :李秉宪
  守门员:李秉宪
  后卫 :池珍熙、张东健、车仁表、李俊基
  中场 :权相宇、裴勇俊、金来沅、宋在宪
  前锋 :Rain、元斌

  这是一支2-4-4型足球队。

  选择李秉宪当队长兼守门员是看上他那一身阳刚味及有些儿坏坏的形象,他的一脸杀气必能让对手不寒而栗,并以令人折服的气质率领众男星迈向决赛!

  由池珍熙、张东健、车仁表、李俊基组成的后卫是一组3刚一柔的组合。池珍熙大义凛然的閔大人形象很是叫人放心,他一定会奋不顾身地守住城池。张东健那双大眼所迸发的摄人光芒,会叫敌人不敢正面直视。车仁表的冷冷外表,有先发制人之效,会让敌人未打先心生寒意。而以“王的男人”一片红遍半天边的柔柔李俊基,那以柔制刚的功夫肯定叫来犯者吃不好着兜着走!

  由权相宇、裴勇俊、金来沅、宋在宪组成的中场则是一支很是坚固的组合。肌肉型男人权相宇必定能以他那健硕的身材有效地阻拦对方的凌厉攻势。别看裴勇俊一幅都市玉男形象,他在“丑闻”一片中大胆暴露的勇气,移师球场上,没有几个人会对他守住中场的勇气有所怀疑。玉树临风的年轻帅哥金来沅身轻如燕的跑位,肯定叫敌方方寸大乱。宋在宪的刚毅更是让这中场组合锦上添花!

  而Rain、元斌组成的前锋,更是没话说。选择他们为这支“甜心国家足球队”的前锋有三大理由,那就是:年轻、年轻、年轻!除了年轻是他们最大的本钱外,他们还有一个杀手锏肯定会让对方闻风丧胆,那就是他们的偶像气质。他们一出场,只要Rain来个‘浪漫满屋’般无辜、稚气的傻笑,只要元斌来个‘秋天的童话’(又名‘蓝色生死恋’)般深情、痴心的苦笑,那所有的女观众必定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众疯婆子们会用她们那高8度的嗓门不停地尖叫,并撕心裂肺地呐喊,那地动山摇般的狮子吼磅礴气势,排山倒海扑面而来,球未开踢,对方个个脚已先软!

  问你怕么???

2006年7月5日星期三

疯狂爱上西班牙语

  受到西班牙同事、以及一路来喜爱西语歌曲(尤其是安立奎,Enrique Iglesia)的影响,再加上2006世界杯阿根廷队和西班牙队杰出表现所给予的震撼,这一个多月来,西语与世杯狂飞,精神与外在亢奋!

  我真的是疯狂爱上啦!!

  虽然为工作忙、为世杯忙、为课程忙,但由于有英语及法语作垫底,之前也曾接触过西语,因此,此次的学习不但不是件苦差事,还乐趣无穷哩。

  西班牙语为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之一(英文、中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通用于大部分的美洲地区,是仅次于英语、最多人使用的西方语言。估计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口大约有3.5亿人,是世界重要的语言之一,绝非一些媒体所形容的是小语种。

  我这儿时不时都会有拉丁美洲的朋友突然来访,若能通晓西班牙语,就能与他们沟通。想着想着.....hmm.....,这简直是太棒了!!!

2006年6月13日星期二

世杯与怨妇

  四年一次的世界杯正席卷全球。

  在新加坡,全岛各处正掀起足球狂热。

  幸好这次的比赛地点在德国,比赛时间为新加坡晚上9时至凌晨,对于零售商店造成的冲击相对来说较上一届小。上一届世杯在日本与韩国举行,球员在球场血拼时,许多商家的心也跟着淌血。

  有人说足球赛是人类和平的球赛,因为在战争期间,曾有士兵为了观看足球赛而暂时放下军械。我则认为运动比赛是人类的变相战争,是把人类与生俱来的凶猛好斗转移到竞技场上,经过文明包装,呈现给大家一场又一场不流血的战争。虽是自欺欺人,这样也好,至少大家都能相安无事。

  同事问我,朋友也问我,最支持哪队?最希望哪队赢得世杯?

  我不是足球狂热份子,平时也不怎么看足球赛,但对于猛将云集、水准高超、4年一次的世杯及欧杯,才舍身边琐事而守电视看杯。因此,对于冠军应落谁家,我认为谁有本事,谁有实力,就应捧杯,当然,运气绝对不可欠缺。

  我身边的人,尤其是女同事可不这么想,世杯才不过几场赛事,我的耳朵已塞满污语。

  她们总是喋喋不休、七情上面地在我面前评球,这不打紧,最绷紧我神经的是她们谈到支持的球队落败,三字经竟也脱口而出,并骂起打败她们心中俊男球队的丑男球队。

  谁说女人不看足球?看起足球来可是个个巾帼不让须眉,虽然女人看球与男人看球的心态有着天壤之别。

  她们激动得如此不顾淑女形象,莫非世杯期间,丈夫或男友把她们给冷落?现在个个变成怨妇以致情绪失控?

  不信您自己瞧瞧,世杯期间,男人兴奋,女人失落;男人满足,女人幽怨。

  尤其是这届的世杯是在新加坡时间晚上9时至凌晨开打。

  想想球场上个个勇猛非凡的球员,在这非常时期,对于她们为何死心塌地地支持俊男球员,我或许能释怀。

2006年6月10日星期六

法语

  我的法语其实很不好。

  小学只学了它2年,中学才学了它1年,间中又是隔了个5年,这样的学习怎么会有好成绩呢?

  其实啊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必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甚至多背,每天如此、日以继夜、努力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见着成绩的,绝无捷径可抄,绝无一蹴而就这等码子事。

  但是我们的教育部啊为了迁就我们的宝贝学生,把华文课程的水准一再调低,现在又为了解决宝贝学生学习英文的问题,正要调整英文的教学法,这可真是用心良苦啊。可是呢语言这东西啊是不能迁就的,因为它绝不会为了你的低水平而迁就着你。你降低着来学习,你就只能达到它的低处,高处你就碰触不着了哩。每样东西都是学得越深就懂得越多从而越来越精的,语言自然也不会例外。

  中国人正一窝蜂地在学习英文,非华族也正热情地在学习中文,只有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一直把语言的程度打压着来教,现在都已经东、西两边不着岸了,再过它个10年,我们啊个个可要变成不‘中’用的东‘西’喽。

  胡瓜乱扯了一大堆,现再回到主题来。我啊这个人真的很是奇怪,无论我有多心烦,只要一见着法文,心中就会很平静,也没有杂念,并似乎也嗅到了它独有的芬芳。若说法文带给我的是一片宁静,那读着唐诗宋词就像见着老朋友似的,无比畅怀,而英文呢则给了我一连串意想不到的惊喜。

  有些人的人生希望来自信仰,有些人的人生希望来自爱情,有些人的人生希望来自金钱,有些人的人生希望来自权力,而我这个人啊,在语言中找到了无比的人生乐趣。

2006年5月29日星期一

不喜欢‘China Town’



  我很不喜欢牛车水的英文译名 - China Town。

  China Town 是非华人国家为了凸显某个地区的华族色彩,或者华人为少数民族聚集一起的地区,才把它称为China Town,例如美国有China Town,加拿大有China Town,法国也有China Town。可是新加坡明明是一个华族人口佔多数的国家,为什么也把牛车水译为 China Town?难道没有更好的译名了吗?难道要把新加坡塑造成伪西方国家吗?又难道是为了与小印度的实龙岗(Serangoon)、马来风的友诺士(Eunos)齐名?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新加坡早期是英国殖民地的关系。

  1819年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1781年7月6日至1826年7月5日)登陆新加坡后,从中国南来的华人也日益增多,大部分居住在牛车水区。1828年莱佛士在城市计划下把牛车水划为华人居住区,其中,居住牛车水的华人,大部份是广东人。

  严格来说牛车水并不是清一色华人居住的地方。牛车水内,直落亚逸街旁的阿布拉回教堂、桥南路的詹美回教堂和马里安曼庙,见证了新加坡多元种族和睦相处的一面。

  China Town 的官方名称是 Kreta Ayar(马来文是水车的意思)。早年的新加坡,并没有自来水设备的供应,而在安祥山附近有一口井,马来人就每天用牛车载水来去,故称为牛车水。

  华文把它译为牛车水而非唐人街是恰当的,这完全符合新加坡的实际情况。至于China Town,尽管这个英文译名不恰当,但沿用已久,是不大可能更改的了。

**********

   送给您额外的知识。现今牛车水的范围,除了水车路外,也包括了桥南路、新桥路、必麒麟街上段(俗称单边街)、福建街上段(俗称长泰街)、南京街上段(俗称松柏街)、珍珠街上段(俗称豆腐街)、克罗士街上段(俗称海山街)、摩士街(它是取名于街上的一座回教堂)、宝塔街(俗称广合源街)、邓波街(俗称戏院后街)、丁加奴街(俗称戏院横街)、史密斯街(俗称戏院街)、硕莪街(俗称庙仔街)、硕莪巷(俗称死人巷)和史必灵街。

2006年5月25日星期四

金龙寺旁的菩提树

  先告诉您一个故事。

  在日本攻打新加坡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为了逃避日本军机的轰炸而躲在一颗大树底下,因此才捡回一条性命。她的父亲知道后,为了感谢这棵救了他女儿性命的大树,于是将这棵树所在的地皮买下,每天悉心地照顾它,并在大树旁边建了一座庙。这座庙就是已有65年历史的金龙寺(Jin Long Si Temple),那棵大树就是已有百年树龄、高30多米、树身周长8米宽的菩提树(The Bodhi tree )。

  现在这棵百年老树因为市区重建的影响正面对被砍伐的命运。有关方面正在做最后的努力,希望能够挽救这棵老树的生命。

  这棵菩提树对许多人来说,并不只是一棵老树。一位老妇多年前为了寻找精神上的寄托,每日风雨不改地来到这棵菩提树旁静坐;一位妇女为了其生病的孩子,时常与丈夫、孩子来到大树前祷告,不久前该妇女逝世,她的丈夫常带着生病的孩子来到这棵老树前缅怀他敬爱的妻子。除此之外,每天来庙宇朝拜的善男信女也与这棵老树结下善缘。

  老树命运未卜,许多新加坡人为它牵肠挂肚。

  记得三年多前(2002年11月20日),戴德梁行(DTZ)房地产管理公司为了发展樟宜的一块地段,竟在未获新加坡国家公园局书面批准下,擅自砍掉一棵百年老树。被砍的这棵老樟宜树(学名坡垒,Hopea Sangal),被列为绝种树木,属于龙脑香科,树干周长三点五米,高二十米,树龄超过一百五十年。虽然该房地产管理公司被法庭下令缴交七万六千多新元作为赔偿,并还因违反公园与树木法令,被罚款八千新元,不过,这棵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霜仍然屹立、生长在被划定为大自然古树保护区内的新加坡最后一棵樟宜老树,却因为人的无知行为而遭砍除,确实让人感到愤慨。

  其实一直以来,新加坡在保留老树方面都做得很好。有关当局曾经额外花费20多万元在一棵珍贵的老树周围筑起围墙,使它免受道路改道工程的破坏。我曾读过一篇报道,澳洲有关部门在挖掘人行道的时候,为了一棵树而绕道挖掘。我很敬佩那些尊重大自然生命的人士。

  希望金龙寺旁的菩提树能安然度过此劫。

2006年5月6日星期六

投票日

  清晨细雨纷纷,凉了5月6日星期六的早晨。

  今天并不是一个寻常的日子,至少与平常的日子是有些许的不同;至少对于新加坡人来说是如此的;至少对于首次投票的新加坡选民来说是如此的。

  喝了咖啡,看了报纸,望了望墙上的时钟,是10点了,钟这时也响了10下,似乎在催促一颗忐忑的心。没错,窗外的雨已停了,是时候动身了。

  梳理好头发,整了整衣服,拿了选举通知卡及身份证,神色自若地出巢去。走在微许寒冷的空中,心虽不至于澎湃激昂,却是温暖的。

  到了投票处,寥寥无人。告知了投票处工作人员燕子的投票枱码,接着便被带领到所属的投票枱区。由于这是我的‘处男之投’,不知情地直飞枱前,结果马上被工作人员叫住,原来所有选民必须站在黄线前呈上选举通知卡及身份证。待选举通知卡及身份证验证完毕,验证人便要求我挪去验证枱的另一边验证身份及领取投票卡。这次有了经验,马上站在黄线后边,不敢越界,换来了发卡人些许的微笑。领了投票卡,便到投票枱,在支持的政党旁打了个‘X’,接着放入了投票箱。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投了票,心中轻松极了,于是带着轻快的脚步前往邻近的百货商场买了些日常用品,再带着轻松的心情,在依然微寒的风中,愉快地飞返家中。

  我满腔热情地等待着今晚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的第11届国会选举的结果。

2006年4月27日星期四

双文化人

  最近老是在媒体上接触到‘双文化人’这个词。

  拜这次大选所赐,‘双文化人’这个词才会一直在媒体上出现,因为候选人当中,有好几位通晓中、英两种语言。在报纸上看到‘双文化人’这个词,感觉还蛮平和的,可在电视上听到这个词,心中莫名的有一种‘发毛’的感觉哩,可见‘声’对人体的影响哩。

  何谓‘双文化人’?就是能够了解两种不同体系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历史、风俗等等的人。那么要了解到什么程度才称得上是‘双文化人’?这很抽象,没一个准,但绝对不是只懂得两种语言就是‘双文化人’,而且这‘懂得两种语言’还有高低深浅之分,是略懂,通晓,还是精通?我认为应该达到‘精通’的程度,因为语言乃是文化的载体,如果不精通两种体系的文化,也就不能以有深度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绝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都通晓两种语言,总不成他们都是‘双文化人’吧?

  不过这里头又有问题。到底要到什么程度才叫‘精通’?是不是说得一口标准、流利的中、英文就称得上是‘精通’?我是这么认为的,就是能够自在地游走于两种文化之中,无论是阅读两种不同文化的书籍或与两种不同文化的人交流都毫无困难、游刃有余,并能够接受或以更宽广的角度看待两种不同文化的音乐、电影、生活习惯、思想行为等,意领神会,融会贯通。

  看!当个‘双文化人’多棒!

  今天是这届大选的提名日,我可要睁大眼睛看看到底有几位候选人是‘双文化人’!

2006年4月20日星期四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

  NKF前执行理事长杜莱等四名已落马的NKF前高层和一名在职助理经理,前天(18042006)齐齐被控上法庭。

  四名前高层的关系环环相扣。杜莱(57岁)涉嫌使用两份含有虚假资料的发票蒙骗NKF,让他的一名朋友和一名NKF前执委分别获得2万元及5000元的好处。

  被形容为杜莱左右手的NKF前董事兼执委蔡丽云(37岁)涉嫌在自行成立的公司做两次假账,以掩盖她允许另一家公司以“折扣价”购买她的公司股票的行为。

  NKF前主席杨坤达(65岁)和前名誉财政吕世山(58岁)则涉嫌把过多款项付给一家与蔡丽云有关联的公司。

  另外,采购部助理经理拉吉妮(43岁)涉嫌通过丈夫11次受贿,作为协助一家医药用品公司争取NKF合约的酬劳。拉吉妮在昨天之前寂寂无名,一曝光却“一鸣惊人”,面对最多项控状。

**********

  NKF前高层终于自食其果!

  欲达到筹款目标,竟利用与欺骗公众的善心,甚至有些高层从中牟利,中饱私囊,道德标准之低,可见一斑。

  慈善事业并非牟利事业,应该以‘善’为本,以‘心’出发。为了确保慈善机构的正常运作,管理层应该设立监管系统监督整个机构的运作,同时各部门应有完善的帐目记录,彼此间才能互相牵制,并起着举报的作用,唯有这样才能杜绝营私舞弊的行为。如果全有同一个人独揽大权,例如负责招募捐款的也负责整个机构的财务管理,若是意志力不够,道德薄弱,便容易见财忘义,贪污舞弊。

  许多‘失败的出色领导人’都有一些共同点 - 霸道,刚愎自用、唯我独尊、自我为中心、好大喜功、高傲自负,最终导致失败。

  杜莱原本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领导人才,只可惜好高骛远,铸成大错!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应该很符合李敖的要求。

  《礼记·曲礼上》的「敖不可长,欲不可从」要说的就是傲气不可增长,私欲不可放纵,意在规劝人们警惕骄傲,控制欲求。

  NKF前高层的被提控,是给广大善心的新加坡民众一个合理的交代。